进入2009年的6月,中华大地持续高温,全国平均气温更是创造了有气温记载的第二高度,而6月的房地产市场就如这炎炎夏日一样火热。随着国家10大产业规划的出台,货币及信贷政策的放松,房地产行业最先回暖,大有由“小阳春”走向“全面复苏”之迹象,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
在这轮行情调整中,很多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被淘汰出局,而是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内功,以寻求在下一轮行情中有所表现。其中,尤其是一些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这些房地产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
1. 股权现状
区属或市属房地产企业,虽然都由国资委,或国资委下属的公司控股或参股,但是交叉持股现象较多,控股,参股业务雷同的子公司,孙公司较多。
2. 业务现状
国有房地产企业需要承担市级或者区级的一些政策性的开发任务。由于这些房地产企业由区政府或者市政府控股,他们不但要参与市场竞争,还肩负着市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政策性的建设任务,涉及房地产一级和二级开发。这部分业务的利润低,时间要求紧,很多项目还涉及到一些形象性工程。尤其是在一级开发业务方面,在一些老城区,受限于一些政策限制,规划要求,工作开展难度很大。
集团及各子公司的业务交叉,重叠。集团及各子公司的部分业务范围雷同,造成人员重叠,机构重叠,企业运营效率不高。
3. 管理现状
企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没有长远的规划,集团及子公司的定位不明晰。内部管理基本沿袭老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部门职责部分交叉,责权划分不明晰,人岗匹配度不高,一些企业的财务管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信息化建设几乎没有,除了财务系统外,很多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word存档,excel统计的层面,没有充分利用专业软件和管理软件提升工作效率。
4. 人员现状
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偏弱,各种关系人员较多。企业员工虽然经历了改制,分流,进行了精简,员工的实际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员工平均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发展潜力不高,可塑性较差。大部分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偏弱,满足于小富即安的工作现状。
5. 薪酬绩效现状
薪酬管理体系不统一。集团内的部分企业率先采用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但是集团内的大部分企业继续沿用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结构中福利水平很高,浮动(绩效)工资在员工整体工资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对比行业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便应用于考核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同岗同薪,不能体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通和关键员工,不同能力员工之间的差异。
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中定性指标和权重居多,定量的KPI几乎没有,没有针对岗位设定针对性的KPI,KPI更没有同年度经营计划相结合。
6. 资产现状
企业有一些优良的实物资产和股权投资资产,但是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债权和债务纠纷,影响整体的资产状况,不利于企业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