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来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政策层面主要采取了信贷扩张与积极财政政策来发展经济,比如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9万多亿的信贷投入等,诚然这些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是中国目前经济中的大问题,其已对外贸出口竞争与行业效率、资源浪费产生的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从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质量效益型道路、优胜劣汰的角度来看,其需要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且要采取必要措施。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近年正日益加重。2005年末,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次专题部署抑制产能过剩;2006年,国务院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2009年8月,全国人大财经委经调研认为,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日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在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监测的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这一数字在第一季度时是19个。种种迹象表明,基础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突出问题。而研究发现,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原本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在钢铁、铝、水泥、乙烯、炼油、风电这六大行业,问题尤其明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同时表示:“在某些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常规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在投资中需要引起重视。”以钢铁产业为例,根据欧盟商会的这份最新研究报告,中国的钢铁产量目前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美、俄、日三国的产量总和。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年底,中国的钢铁产能为6.6亿吨,而产量为5亿吨,需求仅为4.7亿吨,过剩产能估计为1~2亿吨;而在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钢铁产量下降了20%,中国的同期产量却上升了15%。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亚洲区总裁常博逸表示,今年美国对钢铁的需求将会下降37%,全球的需求将下降1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已非常严重。
分析产生产能过剩原因发现,高储蓄率,尤其是国有企业留存收益导致的高储蓄率;美国需求的骤降导致中国出口需求急剧萎缩;中国国内消费不振;经济增长的资本密集度太高,而非劳动力密集;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和大量信贷的出现;地方政府过度吸引投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行业地方割据等是主要原因。上述原因表明,有必要对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梳理,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特别是对环保、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与浪费的企业信贷融资。行业的产能过剩虽然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提高一定的效率,但由于细分领域行业整体的产能过剩就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控制。从产能过剩对未来经济的影响来看,如果控制不好,不仅浪费资源、出现环保污染,同时也可能对金融系统形成较大的风险积累,而一旦出现临界点的突变,对外贸易受阻、企业效益低下,将形成信贷危机的可能也不可避免。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出现的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再走为“保增长”而过分的采取信贷与政策刺激,如果那样的话,其生产的越多,资源浪费的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明显。从世界主要国家行业产能过剩的应对来看,减少政策刺激和市场化破产是其主要策略,比如在美国和欧洲,尤其是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汽车的产能过剩问题很严重,其政府层面更加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因此对于目前中国所出现的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应采取市场化手段和质量控制手段来引导企业发展,而非一味的信贷扩张与政策刺激,总之,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并拿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与方案。
(九鼎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