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视频> 文章页

At the Whiteboardss

正在播放: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回顾

自7日开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定于18日结束,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会议被迫拖延一天,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当地时间19日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共识。专家评价此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标签: 经济洞察 峰会

  • 忆恒创源,技术天才的创业之旅

    忆恒创源是几个标准技术天才的创业之举在这3个年轻的技术人员平静的外表下埋藏着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创业激情,虽然创业并不是他们起初的设想,但他们内心的创业种子却让创业成为了一种现实。 查看详细> >

  • 讲述贾磊和他的十字猫的故事

    十字猫是一家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企业。起初,它借助摩托罗拉手机的网上商城,以B2B淘来自己的第一桶金。今天希望在软银的帮助下,利用跨各种手机平台的云助手产品,实现B2B2C的完美转身。 查看详细> >

  • 一个清华退学博士和他的T恤衫(TEEKER)创业

    蓝灿辉,一个清华生命科学专业的退学博士,放弃了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从校园内的打印图片社开始,再到文化衫,直至今天专注于B2Circle的Teeker.com创业。Teeker.com的联合创始人,刚刚北大博士毕业的王瑞的加入,使Teeker在传统产业的创新有了新内涵。 查看详细> >

  • 嘉乐会:高尚的家政服务

    周袁红曾经是央视的记者、制片人,如今却是嘉乐会的创始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走上创业道路?在创业道路上遇到哪些困难以及会有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呢?嘉乐会创始人周袁红女士跟大家讲述她的创业故事。 查看详细> >

  • 新鲜传媒:新鲜传媒的保鲜之旅

    纪中展认为创业分为三种,第一种自己做一个公司;第二种在创业团队里面参与创业,第三种在公司里面把一件事情从无到有做好,也是一种创业。实际上创业仅仅是一种形式,最关键的是你骨子里有没有一种创业精神。 查看详细> >

  • 一个网店创业者的经营理念

    随着电子商务的大潮越来越凶猛,今天的淘宝创业已经不像几年前了,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也在逐渐走向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创业者的诉求将更多。让我们一起看看刘文娟在《谁会成功》中的表现,你认为他这样的淘宝创业者,会取得成功吗? 查看详细> >

  • 一个北漂美编的成功梦

    随着物价的高涨,这些曾经梦想的大城市工作生活是否可以给这些家在外地的孤独漂泊者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漂美编王海龙在《谁会成功》中表达的成功梦想, 你认为他在北京会成功吗? 查看详细> >

  • 渠成:中国SEO市场迎来SEO3.0S时代

    在刚刚落幕的2011全球搜索引擎营销大会上,Netconcepts(网络概念)中国区总裁渠成先生独家提出了SEO 3.0S的理念,为中国SEO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与市场机遇。带着什么是SEO 3.0S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渠成先生。 查看详细> >

  • 为了大地的丰收:2011永业生命素粮安天下晚会

    查看详细> >

  • 永业新解创新领导力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BNET的特别节目:《企业管理之道》。今年很高兴请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永业集团的总裁程坦先生。其实程总已经是这儿的老朋友了,我们之前也多次沟通过、交流过,也受益匪浅,但是可能网友并不了解永业集团是从事哪方面的行业,请程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查看详细> >

     

     

    自7日开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定于18日结束,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会议被迫拖延一天,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当地时间19日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共识。专家评价此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节能减排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为实现自己的节能减排目标,将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当中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我们看到经过两个星期的艰难谈判,有192个国家参与的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哥本哈根闭幕。与会代表对此次大会的评价是谈判十分复杂,谈判过程十分缓慢,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开始。

    有专家认为,这次会议虽然谈判的很艰难,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但是这次会议还是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议维持了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所确定的框架和基本原则, 特别是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项原则。第二:就是会议期间发达国家曾企图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绑在一起都进行强制性减排,这个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会议还确定坚定了发达国家应强制减排而发展中国家进行自主减排双轨制。第三:会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发达国家最终还是同意长期减排目标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比如从明年开始,2010年到2012年,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这样的援助,还有长期的提供援助,这些问题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当然了,这次会议不是一个终点是个起点,以后谈判还是相关艰难的。

    另有专家认为,这个会议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成果就是确认了京都议定书的延续性或者叫合法性。后面在2012年到期之后,第一阶段到期之后,这个京都议定书不是一张废纸而还要往后继续延展,这一点CDM和清洁发展机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是全球的经济不景气但是也是跟这个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到期之后,第一阶段到期之后何去何从没有确定性,所以世界上几个主要的碳排放市场的效益都不是特别的景气,那这次协议之后有对京都议定书的合法性得到了延续,也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给这些碳排放权交易者吃了不大不小的一颗定心丸,这个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效果。

    这次会议取得了积极性的成果也是因为会议达成共识,到2050年全世界的碳排放量减半,发达国家至少减少80%、发展中国家减少15%到30%,但是对哥本哈根协议由于它没有明确的减排幅度、时间表和减排的监察机制,所以外界批评此次协议是软弱无力的,但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于此次协议的解读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开始,关于此项协议,专家怎么看呢?


    有专家认为,这项协议虽然说它是一个程序性的协议,后来大家全体表决通过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是至少他点明了一个方向,大家都指明一个方向,我们说国际上的这种谈判从来就是所谓求同存异,我们知道这次会谈它本身有点生不逢时,在前面几次技术性会谈中间都没有就关键性的分歧达成任何的让步或者妥协,虽然规格高的一次会议上头能够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外界对这个已经有比较现实的预期了,所以在这次会议上能够以这种文本协议的形式达成一个达到一个成果,你要说不好听的话有人说这是一次失败会议的遮羞布,但是我觉得这个也表现出一种大家还是想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只不过方式方法等等,大家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见解,既然大家有这样的共识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结果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

    另有专家认为,这次会议达成广泛的共识,说明这次会议的成果还不能低估。因为有了这个广泛的共识各方就可以按照这个共识的方向,来推进谈判进程。大家知道气候变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自然方面,比如说有些学者说,太阳辐射强度急剧上升这是一个因素,但是也不可否认,人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个气候变化影响是没国界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各个国家都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对各国都是有利的,因此达成这样的共识推动了谈判虽然艰难但是将逐步前进。

    我们看到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就提出自已的减排目标,即到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45%那么中国如何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呢?

    有专家认为,这个减排目标我们应该划成两个阶段来看,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政府在很早以前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从2005年到2010年之五年期间,我们单位GDP的能耗强度要减低20%, 从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在2010年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达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绝对量的减少就是所谓的节能降耗这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整个产业的升级。

    另有专家认为,如何达成这个结果我想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整结构,所谓调整结构要下定决心淘汰那些,高能耗 、高排放、 高污染,产能又过剩的这一部分产业,这一部分企业比如钢铁企业。到今年年底,我们钢铁业的产能将过剩1到2亿吨,水泥将过剩3亿吨, 即使我们在国外有市场的话,我们出口这些产品对我们国家也是不合算的。廉价出口这些初级产品也不合适,因为高污染在国内。另一个方面,我们要积极发展谈到的产业升级, 要发展能源消耗少污染环境少这些产业高技术产业这是一方面。另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一个方面对传统能源如化石能源,要清洁使用煤,另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他提出哪个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中领先,哪个国家将主导致21世纪的世界经济。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在这两个结构调整的同时要节能。中国节能的潜力非常大,上次我谈到了美国要想从房地产业入手美国现在有1.25亿座楼房,消耗的电力占美国消耗电力的70%,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美国排放二氧化碳的40%。我们看看中国,中国现有建筑面积是400亿平方米,估计到2020年,还要增加300亿平方米。而我们建筑物99%高耗能的,单位面积耗能量是发达国有的3倍。就是我们今年这一个领域我们节能的潜力非常大,我们从两个结构的调整,加上大力的开展节能活动,包括动员老百姓都参加这个节能活动,那么我想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这次哥本哈根大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将牺牲很大一部分的成本优势来换取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和提高单位能耗对GDP的贡献率, 那么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很大一部分的调整和升级。那现在我们有哪些行业此影响波及比较大,有哪些行业因此会迎接新的机遇呢?

    有专家认为,钢铁、水泥 和金属冶炼等等产能过剩的行业肯定会在这一次调整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影响不光说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现有的那些有效的产能也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技术上的挑战。比如说国家对存留下来的产能提出一些能耗排放等等方面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是从所谓的夕阳产业来看,从所谓朝阳产业来看,机遇可能是更多的。比如说我们国家比较有实力的太阳能电池板行业还有风力发电,还有方兴未艾的核电工业这些可能都面临比较大的机遇。从IT领域从信息技术领域这一方面的机遇可以说是更大,因为节能从术语上说是需求管理,就是能源的需求所管理这一块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去利用和开拓。比如刚才谈到房子为什么会耗能,就是因为这个房子太笨他不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更多的能源,什么地方不需要过多的能源,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网络的发展来让房子变得聪明起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块的开拓空间是非常广泛,可以说超过我们现在人的想象,我们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再往后还有10年的时间,这10年时间里面IT技术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突破可以说现在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在这些领域的突破能够帮助我们把这个单位GDP能耗,或者是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多大的幅度,这些也是非常可以说来日未可量也。

    另有专家认为,机遇和挑战它是动态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我们国内往往强调机遇大于挑战,事实往往不都是。比如说在今年这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受到严重的冲击,你不能说机遇大于挑战,但是挑战和机遇是动态的可以转化,挑战也可以变成机遇。机遇抓不住也成为挑战。所以现在发展中国家整个在国际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所以发达国家用专利 、品牌、 跨国公司、设计理念就获取高额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得到微薄的加工费,所以从挑战来看这确实是挑战,这次会议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大的压力。但是压力也可以变成动力来推动发展中国家来加快自主创新和提高竞争能力。你不提高创新能力,不提高竞争力,那么你发展中国家永远将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得大利,发展中国家得小利,改变不了这个状况,但是这个过程是很长的,是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不能(减排)过程中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的承担强制性减排任务,这是不合理的。

    另有专家认为,这个从现实的角度上说,我们知道刚才咱谈到的这些包括IT技术,包括夕阳产业里面的朝阳技术,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发展中国家特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缺乏这方面的基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依赖外国的技术方面引进也罢,资金支持也罢,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跨国的合作协商来完成自主的创新,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底子,人家可以任意管你要价,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间完全可以采取以市场换技术这种方式以合理的技术份额的转让来换取我们从其他方式获得不到的这些技术,这是一个比较可取的方法,而且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成长过程中间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大量可以借鉴的东西。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到一些对外合作的过程中间原来中国的一些误区,我们先富起来再说用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作为条件来换取别人普通的技术和一般性的资金,而我们在国际上做了掷地有声的承诺以后,我们今后的发展就不能特别在跨国合作方面不能像以前那样重蹈覆辙,先发展 、先污染,污染起来以后花更多的钱治理,这种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而且我们国家做出大幅度的承诺,其实它的初衷也是为改善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因为我们呼吸一样的空气我们喝一样的水。这是国家以人本主义的思想去做的一个很重大的调整。因为我们在指导工业化的过程中间,环境成本也作为一个无形的成本打进了工厂的烟囱里,打进了我们平时用的产品里。那么以后的发展,环境成本肯定要作为一种有价的资源去投入在国内方面的合作,比如省和省之间的合作或者说我们国家和国外的合作,各种合作方面都要充分的去考虑环境的成本。

    另有专家认为,这次会议所以取得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