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财经要闻>文章页
麦克法登:美国医保体系不值得中国借鉴
字号:

类别: 国民经济 时间: 2010-01-14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何涛

关键字:财政政策

可以增加从发达国家的进口,以更低的成本从欠发达国家进口,中国将会发展,这将促进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使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稳定的贸易伙伴。中国面临着美国所出现的资产泡沫风险,同时也需要(避免)不良贷款以及贷款之后遇到的问题。

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网易财经1月14日讯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今日举行,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共同来华,与厉以宁、茅于轼等国内50位顶级经济学家共同对话和交流。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麦克法登在中西对话论坛二中表示,为了维持经济高增长,中国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这就要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增加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便宜的产品,改善汇率政策,对银行进行审慎的监管以减少风险。他认为,为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需要建立综合的全国保险和社会保障计划,减少私人储蓄,鼓励国内需求。

  麦克法登认为,目前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与美国相似,是一种以雇主为主体的制度。他认为,美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发展模式不是中国借鉴的榜样。中国几乎是从零开始,所以应当更好地设计卫生保健制度而不是采取市场导向的机制。

  他还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五方面障碍。一是工资收入的不平等;二是进口产品的高成本,这是因为中国汇率政策的关系,它影响了中国国内产品和工资水平;三是鼓励国内产品向国外销售;四是由于退休和健康关系使个人消费者面对风险;五是金融领域缺乏透明制造了高储蓄,影响了国内需求。

  以下是丹尼尔·麦克法登先生的发言实录:

  我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关于中国经济的故事,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自由化和以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了各国,包括中国。但中国的增长还是比其他发达国家在没有经济衰退之下的增长(更强),中国增长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债务支持政府支出,也避免了经济被太过影响,另外,汇率的措施有效降低了人民币的价值,在过去两年中支持中国的出口。

  今天我要讨论的是怎样的经济引擎能使中国持续其经济增长,我要讨论的是比较长期的结构,视角。首先来看中国碰到什么样的状况:这张是1985年到2004年人均GDP的图,这些是到2008年的实际数据,国际货币基金延伸到了2014年,这是根据1992年到2005年的增长而制定的。一些国际机构提出的数据会不断更改,但我们清楚看到这是一个趋势,尽管数据不完全准确。

  在这里我看到,两个发达国家(法国、美国)的人均GDP和另外三个发展很快的(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再加上中国,他们是金砖四国,如果中国可以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在2016年就会超越巴西,2014年超越俄罗斯,(超越)法国是在2023年,在2041年就超越美国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根据中国目前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果的。

  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几个国家的开放性,开放性是出口加进口除以GDP得到的比重,这里是不断往上的曲线,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中国比印度和巴西开放,也比俄罗斯开放,这表示了全球贸易是多么重要,中国进口的数据已经占到了发达国家中重要的消费比重中。

  在短期来说,中国的发展被限制,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因为衰退而诱发的保护措施,下来看这几十年,如果发达国家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增长,就不会限制中国的出口,如果中国在接下来几十年也保证百分之九的增长,需要增加相当的内需。接下来几十年中,消费是更为重要而且风险较低的增长方式,而不是依赖出口拉动增长。

  下面这张图是我要比较消费在GDP上的比重,其他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是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如果按照索洛增长模式这个最理想的增长方式(来比较),在一些成熟且有相当技术进步的国家来说,一般是这个区间,但中国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百分之五十,它反映中国把主要投资都投到了出口产业中,而且中国人有很高的储蓄率。

  需要扭转这个模式,我们需要的就是结构性的改变。

  我们需要怎样推动国内需求以使我们能长期获得百分之八到九的平均GDP增长呢?在这里我列出了中国一些主要的障碍,然后评论一下中国经济里对于风险的管理以及它与中国国内需求增长的相关性:

  一是工资收入的不平等;二是进口产品的高成本,这是因为中国汇率政策的关系,它影响了中国国内产品和工资(水平);三是鼓励国内产品向国外销售;四是由于退休和健康关系使个人消费者面对风险;五是金融领域缺乏透明性创造了(高)储蓄,还有财政的风险,这当然也会影响国内的需求。

  尽管中国沿海城市十分现代化,但农村和西部地区还是十分欠发达,很多中国人还生活在贫困当中,根据世行2006、2007年的数据,还有2.19亿人和16.6%的中国人生活在极度贫困当中,每天少于五块钱,如果少于五块钱的人是六亿两千万人,大概是人口的百分之十七,这些人都是十分脆弱的群体,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使他们没有办法支付得起保健和教育。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不公平性(的工具),中国的基尼系数是百分之四十五,比美国、欧盟更为不平等,除了尼泊尔以外,(这个数字)是亚洲最大的。在我所比较的国家中,巴西也是这样的情况,因为他们有贵族,所以有不平等,中国也有来自技术和出口的增长。

  在中国有很多缺乏竞争力的人,低学历低技能,他们的工资也变得越来越低,要拉动内需继续增长,很重要的就是使这些低技能人的收入增加,提高非正式领域工人的收入来拉动内需。

  也就是说,我们要使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但不影响高收入人群目前得到的激励措施,比如鼓励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生产率,但也要改善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改善国内移民、改善农民工的状况、地方政府要改善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

  中国要把以前的成功措施、成功经验重新用于中国西部和农村地区。

  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一些成功措施也可以考虑在中国使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鼓励私营企业而不要(征收)不必要的课税,中央需要(出台一些)措施避免省与省之间的对抗。

  中国的汇率措施是与美元挂钩的,以至于它的产品比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便宜,在过去几年中,美元的汇率低于欧元,人民币比其它国家货币的价值低,当然这也驱动了中国的出口,让中国避免向其它发达国家一样陷入衰退的状况,但它也有一些对中国不利的影响、对中国的贸易伙伴有不利的影响,一些国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的量)是很高的,这是一些以劳动力为代价的低成本产品,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的产品销进中国市场。

  中国不仅仅要生产材料,还要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消费品等,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重新调整国家的汇率政策,进一步促进以国内需求带动的增长,而不仅仅是用来促进出口,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减少风险,中国也会受到贸易伙伴的影响,因为贸易伙伴会因为衰退压力产生贸易保护主义。

  二是可以增加从发达国家的进口,以更低的成本从欠发达国家进口,中国将会发展,这将促进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使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稳定的贸易伙伴。

  为了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要求国内市场能达到较高的规模,为了做到这一点,生产厂家需要把商品卖到全国各地而不遭受到监管或税收的障碍,比如全国零售商可以去全国各地销售,如果中国使用日本的模型,可能会导致日本那种国内需求的滞胀。

  同时,中国国内产品的质量也需要提高,需要加强对安全的监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还需要促进国内消费品的增长,比如为本国居民生产较便宜的汽车,还必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产品升级换代的水平,这方面的挑战就是为大规模国内便宜产品的生产创造好的环境,就像中国出口产品一样,但质量要提高,现在在旧金山买中国制的商品可能比在北京买还要便宜,为了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这种局势必须改变。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促进国内产品的生产朝中西部转移,使得农民能被纳入到正规的生产部门中,提高他们的工资,促进国内的(消费)需求,这已经是中国的政策了,如果国内需求要领导增长,对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就应当给予优先的考虑。

  中国有一个特点我感到非常担忧,缺乏适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对于退休人员和卫生保障方面,过去的国有企业很难为工人提供终身的安全防护网,而他们未能满足的需求只能由政府部分满足,这就带来很大的风险,他们不得不靠储蓄来养老,这种风险是可以分散的,因为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险。

  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卫生保险、健康保障的需求,现在的挑战就是尽快实施国家社会保险计划和健康保险计划,并且要设计的适当合理,待会儿我会谈一谈农民以及农民工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提高地方治理效率,使之更好地为老人和病人提供服务,而迄今为止,地方政府的服务质量还是有待提高的。

  下面谈一谈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健康保障问题,从1979年以来,中国的安全保障网实际是弱化了,现在主要是靠私人和地方部门提供保障,这样消费者得到的服务非常不平均,而且结果也不好,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之下,中国应当把GDP中更大的份额划在社会保障和卫生保障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在各省之间更加均衡地提供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这张幻灯片是世界健康保险的一些统计数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进行的一项统计,其中包括6个发达国家,美国、瑞士、加拿大、法国、德国以及四个发展非常快的“金砖四国”,中国是红色的,在健康方面,15到60岁之间的死亡率,我们培养年轻人非常耗钱,如果他们没有正常工作就死亡,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双重成本。

  中国这两个数据和其它国家相比还比较远,但与美国、日本相差比较远,在美国,卫生保健体制是私人所有,比中国做得好,但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钱花得不是地方。

  目前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与美国相似,是一种以雇主为主体、缝缝补补的制度,因此对中国来说,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像美国那样,美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发展模式不是中国借鉴的榜样,中国几乎是从零开始,所以应当更好地设计卫生保健制度而不是采取市场导向的机制。

  中国每千人的医生数量、卫生保健在GDP中的比例以及政府在卫生保健开支方面都非常低,与日本、加拿大、欧盟相比,中国需要在医生数量方面翻一番,卫生保健方面的开支要翻番,国家要加大在卫生保健方面的开支,要大力调整卫生保健制度,这就要求未来20年的每年,卫生保健部门都要有百分之二十、三十的增长,同时也需要结构调整。

  我对设计保障体制提几个醒,中国目前的制度是根据美国经验设计的,我的第一个经验是,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的社会卫生保健都很难把经济问题平衡好,这不单是中国的问题,如何在做到控制成本同时又保障他们的利益,这是很困难的,设计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反向选择,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几个政策方面的选择。

  首先,保险是强制性的,同时要对保险进行补贴,对合同进行监管和标准化,第三是把灾难性和保险和保证性的保险结合起来,采取措施促进人们遵守规则,对退休者来说,应当把以扶贫为主政策和以业绩为主的保险结合起来,避免这种道德方面的风险。

  设计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保险)在中国卫生保险体制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全国各地收入水平差别很大,费用差别很大,不同国家的缴费水平差别很大,如果全国得到的利益统一,农村居民可能会得到多于他们缴费的受益。

  举例来说,糖尿病医疗应当就地治疗,与他们的收入挂钩,与地方的治疗费用无关,应当设计这样一种制度。地方之间实行统筹实际上不太可能,因为这需要城乡间的调整分配,最好是全国统筹,比如政府向居民发放医疗保险券,让他们就近医疗,这样设计可能会有问题,但它可以处理农民工的问题,现在有1.2亿农民工,他们的家乡不管他们,而他们工作的地方也不管他们。

  最后一个国内增长的障碍就是金融部门缺乏透明度,由于国内资本流动的控制,中国受到国际金融的影响不大,但国内金融市场是缺乏监管、缺乏透明度的,个人储蓄遭受了很大的风险,因为金融部门投资于什么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可能会遭受到泡沫(破裂)的风险,同时金融风险也可能转移到政府部门,对于这样的风险需要居民更多储蓄,也就减少了消费。

  中国面临着美国所出现的资产泡沫风险,同时也需要(避免)不良贷款以及贷款之后遇到的问题。

  要对银行进行监管,需要加强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减少负债率,同时对反向选择进行控制,控制道德风险,同时需要改善金融工具的风险以及金融系统的透明度,避免信贷过度扩张,最后应当把系统风险管理变成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经过我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取得高增长,中国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这就要求提高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进口国外便宜的产品,改善汇率政策,对银行进行审慎的监管以减少风险,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是需要建立综合的全国保险和社会保障计划,减少个人的风险和私人储蓄,鼓励国内需求。

  谢谢。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何涛)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