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城市贫民区的暴力事件,教育贫困儿童,防止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以及挽救海洋动物——这些都是美国的非营利组织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它们是一些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工作,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来自各方面——非营利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董事会、公共及私人捐助者——的期待也在增加,要求它们的工作显出成效。对此,非营利组织该如何做出回应?
本文的三位作者在过去的8年间,曾与150多家非营利组织协同工作,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领导者要正视下列互为依存的四个方面的根本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的成效。尽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而普通,但由于非营利组织运营环境的特殊之处,要回答它们并将答案落实到行动中,却非易事。
我们应当实现怎样的结果?非营利组织所能做出的至为根本的一项决策,就是界定要取得哪些成果才算成功。这一过程要求它们将组织的使命转化为目标,这目标一方面要令人信服,足以吸引来自利益相关方的持续支持;同时还要足够具体,具体到足以为组织的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信息。为此,作者提出了“意欲实现的影响”(intended impact)这一概念。它不同于组织的使命,它既要指明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受益人是谁,又要说明组织将提供哪些益处——也就是说,其行动计划准备在人的行为、认知和当前状况上产生何种改变性影响。陈述“意欲实现的影响”并无任何标准化模式,但组织价值观、相关信息和领导者做出艰难抉择的意愿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怎样才能达成目标?当非营利组织不得不在各种计划和活动之间分配时间和金钱时,决定哪些项目实施起来最见成效并不容易。支持这些决定的逻辑也未见得清楚。正因如此,阐明变革思路的工作——即解释组织将如何实现其意欲实现的影响,才显得如此至关重要。这一工作既保证了各利益相关方能理解组织是如何做出战略决策的,又能把人们心里一些关于计划和服务的设想发掘出来。
实现目标实际需要多大投入?我们如何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无法获得资助的变革思路是不现实的思路。而非营利组织几乎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自己的所有项目。因此,在现有及未来可能达到的支持水平下,领导者要想确定组织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合理结果,就必须艰难的取舍。在做出取舍时,财务明晰就必然成为他们的第一要务——包括了解现有项目的全部成本,以及每一项目对组织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该项目能否在财务上做到自给自足?是否需要额外补贴?是否有盈余资金?在清楚地了解财务信息后,领导者还要设法夯实其捐资基础。
如何建设能达成目标的组织?说到实现目标和保持成效,在正确的岗位上拥有正确人选,比战略正确甚或可靠的资金来源更重要。尽管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力量一般都比较强,但它们同时也存在管理不足的问题。个人角色与职责的划分不清、决策程序的不透明往往成为非营利组织中的惯有现象。为此,这些组织要致力于几个关键的方面,包括创设更好的工作流程,培养领导力,合理支出管理费用,确定实施组织战略所必需的人员以及设施,让捐助方清楚地了解这些需求,并在组织上下、在董事会里进行沟通。
本文选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2010年1月刊(www.HBRChina.com)。哈佛《商业评论》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
本文首发地址: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layoutId-12-contentId-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