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的快速经济发展不仅吸引了海外归来的企业家,也吸引了风险投资资本家。新加坡CAP Vista公司投资经理陈子和在INSEAD亚洲校园最近举办的一个名为「管理质量」的研讨会上谈到,由于中印两国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留学西方的人都纷纷回国赶这个盛会。
他指出,亚洲正见证土产企业向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模式转进。在谈到创业资本的监管架构与环境时,他表示,这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很完善;但在印度和中国,过去十年才开始出现,并仍在探索阶段。
了解当地文化重要性
陈先生在谈到中国时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文化并建立
关系网。他谈到,有个总部原设在伦敦的风险投资基金,试图
在中国成立一个办事处。他们在中国呆了两年,都还没有进行任何投资...“他们告诉我,他们还在观望。当你想要在中国
创业,你真的需要建立一定的关系网,并找一位熟悉环境的合作者,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
陈先生说,大部分的活跃投资者已在中国呆了有一段时间,“你需要掌握大量的当地信息,比如商业文化、方言、信息来源、监管制度、政府及行业网络;你做出投资决定时,不能光看它是不是适合的投资,还要看它有没有发展潜力,会不会有潜在的局限性。这和在美国硅谷不一样。在硅谷,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得已很成熟完善,主要创投资本家的信息也非常畅通。
陈先生告诉「INSEAD智库网」,“我相信,中国正在建立一种不只适用于风险基金、也适用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模式...即便如此,我个人认为硅谷的风险资本运营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因为投资的成败取决于当地人文因素。文化背景不同,游戏规则也应该是不同的。”
外资创投资本家仍驻足观望
陈先生说,在中国,大多数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仍然驻足观望,虽然找到适合的当地合作伙伴有助于初期物色投资对象。“但问题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这些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可照搬原有一套业务运作原则呢?
主持这次研讨会的INSEAD企业创业学教授菲尔安德森教授(Phil Anderson)指出,许多西方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但并非急于要做交易,而是要积累一些经验,这有助于他们将来筹集资金,投资于大陆公司。
印度企业文化存在地域差异
另一位与会者、新力娱乐电视的Jayesh Parekh劝告风险资本家要花多一点时间在中国和印度市场。他说,他有些做风险投资的朋友一年只到印度两次,这根本不够。就算从地理位置上讲,“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也有细微差别,譬如印度西部和北部的人较富于冒险精神;而南部和东部的人则较保守,你会找到许多忠诚而技能良好的人材,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所以主要是看你想创办什么类型的企业。”
他补充说,在班加罗尔这地方,企业会发现很难用认股权来招揽人才,因为大多数求职者都倾向选择稳定而薪酬和福利良好的大公司,而不愿冒风险加入新创建的企业。因此,认股权并不能真正吸引到优秀人才。如果让专业人士在现金和认股权之间做选择,大部分专业人士会选择现金。
印度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
Parekh告诉「INSEAD智库网」,在印度,风险投资公司对零售、房地产、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电话服务中心和其它服务业较有兴趣,但对高科技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兴趣较低。“我相信印度的私募股权投资(非风险投资机构)正在迅速发展。本地公司和外国公司都在积极参与,有一些是外资风险投资和当地公司合伙。我认为现在去印度进行风险投资时机相当合适 。”
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公司Lazard Asia董事总经理Parameswar同意Parekh有关印度私募股权投资的观点,他说,“在印度我们看到很多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和收购公司出现,但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要找风险资本注资还比较难,除非你有一些从硅谷回来的印度投资者参与。所以创业初期要找寻融资还是会比较困难。”
印度创投资本家享有关系网优势
Parameswar告诉「INSEAD智库网」,印度风险创业投资家比他们的中国同行拥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在美国有很强的关系网络,“硅谷印度人成立一个组织叫TiE(印度企业家协会)。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组织,主要由成功的硅谷印度企业家操持,该组织为风险投资家介绍对象。就这方面来说,印度创投公司比中国同行具优势。
硅谷的公司一直视印度为业务流程外包中心,Parameswar说, 几乎每家刚在硅谷成立的公司都把后勤办事处设于印度。“所以,在科技业务发展上,印度由于在语言和技术上占优势,似乎已成为企业的首选地。但在制造和生产方面,中国则仍然占优势。”
他补充说,就风险投资者家而言,印度和中国企业的主要差异是前者一直以出口为导向来发展技术;而中国企业则一直偏向国内市场发展,这是一项很大的优势,因为许多这些公司不必花很多钱就能获得丰厚利润。"
中国风险投资退场较易
因此,中国比印度更能吸引风险资本投资。他说:“由于专注于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能够更快地扩展规模,而风险资本家也就能够更容易地套现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