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企业聚焦>文章页
郭台铭要“飞”向何方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4-19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关键字:战略规划

郭台铭在IT江湖真是一个不乏题材、不耐寂寞的“达人”,这一回他不甘只当全球“代工大王”,还要把手伸进下游再捞一把,通吃从制造、销售到服务的“一条龙”大餐。

郭台铭在IT江湖真是一个不乏题材、不耐寂寞的“达人”,这一回他不甘只当全球“代工大王”,还要把手伸进下游再捞一把,通吃从制造、销售到服务的“一条龙”大餐。日前,他对媒体高调表示,“我们要做新一代的电子商务,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这三个结合起来。”

于是,富士康旗下一个名为“飞虎乐购”的B2C网站悄然上线,内测、招聘3C产品采销经理,要求内部员工试购等等,紧锣密鼓,忙得不亦乐乎。

按理说,郭台铭拥有几十万人的全球最大的代工“王国”,这么大的摊子够他打理的了,为什么他头脑发热,心血来潮,还要起“飞”?

其实,郭台铭的这一“飞”,是被肆虐的金融危机逼出来的。金融危机让富士康单一“外销制造”模式的局限明显凸现。虽然去年香港股市表现还不错,但富士康国际(2038.HK)2009年上半年营业额只及31.62亿美元,同比下滑33.99%。更要命的是,它净亏损1900万美元——公司面临全球经济下滑引致产品需求减少及产品价格下降的沉重压力。

如何规避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对业绩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富士康掌舵人郭台铭难解的战略课题。

堤外损失堤内补。一贯精明的郭台铭认为,何不从下游打打主意,通过电子商务把渠道这一块的肥水捞一些过来?于是,自恃实力强大的郭台铭放出豪言:过去网络在中国是机会主义者的天堂,将来应该是实力主义者的机会。他还进而断定,“电子商务也好,云端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这三个都是富士康在全世界的强项。”

郭台铭的如意算盘是,富士康3年内要开10000家店(此不可谓不宏大、不规模,甚至连世界连锁巨头也自叹不如),如果全部开在大陆,当属史无前例。但有人算了一笔账,如3年开万店,一月要开出278家新店,而此前中国家电及数码零售商单月开店的最高纪录,是由苏宁电器创造。可苏宁在高峰时,一个月也不过开出52家新店。而眼下郭台铭囊中羞涩。据富士康国际2009年半年报显示,截止到2009年上半财年,富士康全部现金余额只有6.45亿美元。按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型店1千万元人民币投资额计算,这6亿多美元(合人民币40多亿元),再经济也开不了500家店,与万店相距何远?当然,郭台铭的参谋们说了,我们发动员工开店,大小不拘,几十个平米就够了。

国内3C渠道市场现有的容量和激烈的竞争状况,已经证明后进入者将面临很高的行业门槛,即使大规模采取加盟模式和线下小规模实体店,业界也鲜有成功案例。

由于3C渠道、货源错综繁杂,采用加盟模式在管理上又难度颇大(知名手机大型连锁店中域电讯对加盟模式的尝试也并不成功)。事实上,相比较富士康在代工制造业的强势,其在渠道业务上并非强项。虽然,富士康旗下企业早已布局内地IT卖场,但无论赛博数码还是鸿利多,其市场表现均平平如也。

郭台铭是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人,他十分钦佩二战中退役的美国空军飞行员陈纳德率领“飞虎队”飞越驼峰,冲破封锁大败日本空军之壮举,此番他为自己的电子商务取名“飞虎乐购”,窃以为暗藏了他一心要冲决代工束缚,奔向下游渠道搏杀之玄机。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手伸得太长,难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起飞容易,折翅更易。愿“郭达人”三思而后“飞”。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