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王家岭矿难余问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4-28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张育群

标签:资产重组 企业重组

在山西省省长王君于两会上宣布山西煤炭资源重组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不久,王家岭矿难发生了。

3月28日,正在建设中的山西乡宁县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相当于半个什刹海容量的积水困于250米深的矿井中。随后两周里,一场耗资超过1亿元、动用了5000人的惊天大拯救在不分昼夜进行。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其中115名矿工,在被困地下9天后,他们仅凭着井下脏水、树皮、手纸和皮带迎来了救援。这一幕为所有官方媒体称赞为世界矿难史上独一无二的生命奇迹。

波澜壮阔的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不过人们的关注重点,渐从最初救援转向事故的原因与责任主体—显然,此次事故之所以备受国内外关注,与山西省去年以来强推之“煤改”不无关系。

一年来,山西省沉浸于高速整合煤炭资源所带来的眩晕般快感无法自拔——2008年9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调任山西,这位临危受命的省长延续了其在安监总局“关闭小煤矿”的实验,并坚信只有用行政之手强力推进由大型国企主导的兼并重组,才能迅速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改变山西煤炭行业的“多、小、散、乱”状况,解决矿难频发、资源浪费、腐败滋生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是心怀己利的县市政府、精明浙江煤老板乃至物权法,都无法动摇他关闭1500家小矿井的决心。人们也愿意相信,遍布于三晋大地的小煤窑是应该被诅咒的主角,而那些惨烈的矿难故事,很快会因大型国有煤矿集团主导的产业升级而逐渐远去。

但王家岭矿猝然爆发的透水事故,让国有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神奇光环瞬间褪色,在看上去混乱不堪的现场管理和惨痛的生命代价面前,山西省赖以立足的整合模式遭到了潮水般的质疑:与以往不同,王家岭矿不是煤老板的小作坊,而是国务院批准“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矿主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家股东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都是具有重组资格的“国家队”队员。矿井建设施工方亦来自中煤集团自身,事故发生前,施工方曾因有效提高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甚至14次收到集团贺信称赞。

事实上在近年来发生的特大矿难中,国有煤矿从未缺席。2009年2月,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74人遇难;同年11月,黑龙江省龙煤集团新兴煤矿也发生瓦斯爆炸,最终导致108人遇难。小煤矿小事故,大煤矿大事故顽疾久治难愈。如此连续特大事故的影响,亦超出了煤矿产业链条,辐射到社会的监管制度及政府职责。

“仅仅把板子打在煤炭企业身上是不公平的,真正应该问责的,是国家众多管理部门重审批轻监督的浮躁作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乌荣康对《环球企业家》说。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