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央企与民企的大饼之争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5-13 来源:正略钧策 作者:周立

标签:国际扩张

3. 垄断---央企凶猛背后的真相

对比当年国企改革的初衷“退出竞争性行业,在非竞争性行业要逐步打破垄断”,央企真的是在沿着当时的道路进行吗?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数字:

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中国石油净利润1144.31亿元,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中国工商银行税后利润1108亿元。中国石油的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7%,天然气国内年产量占全国的80%,炼化产品占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控制着4.57亿户的移动通讯。此外,央企控制着全国发电量的55%,民航运输周转量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的89%,汽车运输周转量的48%,高附加值优质钢材的60%,水电设备的70%,火电设备的75%。

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胃口超大的央企们已经建立了绝对性的垄断地位。这并不奇怪,随着重组改造的进行,央企数量越来越少,体积越来越大,并且由于有着实力雄厚和贷款相对容易的优势,大量的民营企业被央企收购或者兼并,这样做大做强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垄断。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管总利润看上去增长得有多快,央企利润的80%以上是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通、中移动、中电信等不到10家垄断企业。其余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旧面临着经营困难、年年亏损的困境。

4. 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

面对央企的绝对垄断优势以及无边界扩张的趋势,民企的前途变得难以确定,针对央企和民企发展方向的讨论日益频繁,就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放出风声说要让国有经济绝对控制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时,立刻就有两种声音冒了出来,一部分人提出异议说国企的职能是提供市场自身不能或不愿提供,但市场运行又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如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契约执行、财产保护、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等, 企业则负责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私人产品。而另一部分人则反对说根据中国宪法和国情,理当对七大行业进行掌控,收缩战线的同时进一步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这两种看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央企是“国资”,不管它怎么发展、盈多少利,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中国泱泱社会服务,它的使命是促进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为民企的发展创造一条平坦的幸福大道。但是如果央企的高调发展已经对民企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有了减少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的趋势,则违背了它的初衷。但是央企的发展仅仅以保本薄利来作为目标对于中国国情来说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中国的制度和传统不是让私有经济自由发展。央企和民企就像站在天平两端的秤砣,央企既不能让民企沉下去也不能让它过于高高扬起。它们的发展只能是一个适时度量的动态过程,过一分则减,差一分则进,依据市场和国家策略而改变,时时保持央企与民企的相对平衡。拿房地产举个例子,目前房地产行业又开始大热过热了,此时央企的资产退出预期将成为2010年的必然趋势。之前采取的刺激政策,要“保增长、调结构,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但从目前企业利润等核心指标来看,当前经济必将全面回暖,刺激政策的退出已经是毫无疑问的。近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明显看到了这个倾向,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了两次,今年的财政政策也必然会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向民企。因此民企大可不必再愤懑不平,在这块大饼上占领一席之地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