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措施
2010年是珠海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成果、推动珠海发展的“升温”之年,但珠海仍然面临经济规模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外向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因此,财政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战略主题,真正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见实效,推动经济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大力扶持企业发展。通过整合产业专项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四位一体”融资平台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撬动信贷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充分挖掘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支持服务外包,进一步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经济社会的调控作用;要多措并举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为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提供财力保障。
2、狠抓落实,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要。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围绕项目做好融资服务,全力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要科学测算政府举债能力,合理举债促发展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货币信贷政策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各融资平台沟通协调,做好融资服务。
3、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措施,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参与建设,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4、不断提升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认真研究完善和落实财政扶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改善招商环境,提高招商实效,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二)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
1、保障还贷和重点项目支出需求。确保“十大重点建设工程”按计划进行,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我市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信守承诺,确保还贷资金和历史工程欠款等资金需求。继续做好举债和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把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探索控制风险的“防火墙”机制,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
2、严控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从严从紧控制财政一般性开支的要求,严控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性支出,大力压缩办公费、交通费、出国费、培训费、会议费及庆典晚会资金,从源头上控制行政经费开支。从严控制各级党政机关办公楼等各类楼堂馆所建设,继续严控各部门办公设施的建设、维修改造以及公务车辆更新等大型购建支出。
3、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探索建立与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确保高中阶段免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免书杂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公共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繁荣文化事业,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推进社区群众文体事业发展。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确保科技奖励政策的落实,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建立可靠、稳定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完善救助体系,注重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健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公共安全体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资金投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导向作用,建立稳定的支农投入增长机制。支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是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财力可能,在扩大预算内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改进投入方式,不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建设投入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评审制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环保资金协调配套使用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各种污染源的防治及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搞好“绿道”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擦亮珠海生态品牌。
(三)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以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二是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难题。三是大力支持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