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宁高宁:中粮创造了一个魔鬼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7-05 来源:经理人网

标签:职业经理人 收购

看到几个摆放散乱的沙发,于是突然对整合中粮的资源有了灵感,全产业链的想法划过脑海——对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来说,外界很容易断章取义,将这个片段演化为中粮变革传奇般的开始,真实的情形,或许应该如他在2010年6月29日出席清华经管学院公司治理中心的论坛时所言,这位海外留学时喜欢溜到经济系听课的学生坦言,加入全产业链竞争的行列,是因为中粮这样大型国企,“从经济学理论看,第一,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走到资产和布局比较乱的阶段;第二,公司组织会出现割据,家族、部落和小团体的利益存在竞争;第三,公司会走到非利润区里,80%的资产没用,20%的有用。”

然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直至现在,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宁高宁也坦言“中粮创造了一个魔鬼出来。”


托拉斯的另一面是魔鬼

历经了2年多的并购整合,中粮在食品和饮料行业拥有了悦活、五谷道场、福临门、长城、金帝、蒙牛等品牌,并构筑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我买网”,除了在这些品牌的VI上背书“中粮”外,背后,中粮将遍及全国的粮食、水果蔬菜等从原材料的种植、加工、销售梳理了一遍,并投资数百亿并购,补足了锻造全价值链的缺失环节,如花费60多亿元入股蒙牛、收购了五谷道场等。

任何产业链的整合,毫不例外以价值最大化、成本最低为前提。如果说将所有的资源整合进产业链,目的是为了降低内部交易的成本,那么让宁高宁最担心的,首先,“面临企业内部的组织界限太分明,需要定位的调整,迁移价值链,所以才有全价值的产业链,但搞不好交易成本会更大。”

“原来华润做电厂,电上不了网,卖不出去,当时徐州市市长跟我讲,你搞一个电解铝厂,就把电用掉了,我说这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还有一个同事是卖猪的,把猪肉卖到香港去,如果香港人不吃猪肉了,怎么办。降低成本是前提和目标。说到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越大可能成本更大,卖牛奶不能和养牛连在一起,我们自己搞就行了。”

就像杰克韦尔奇所言,全产业链上,你所进入的行业每一个都必须做到第一,第二都不行,但在中粮目前的版图上,离这个要求显然还有距离,强调卖点是来自各个优质原产地的“悦活”果蔬汁,其成本较高,但市场开拓并不甚理想,由于其售价较高,以北京为例,悦活已经进入中高档酒楼,但在超市、便利店等渠道,依然面临着汇源、大湖等品牌的强势竞争。中粮被质疑的最重要一点是在前文所列举的几大产品中,几乎少有行业龙头的位置。“企业本来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的,但是每个链头都不强,越是想搞产业链,越大越完蛋。”托拉斯的另一面往往是无法控制的魔鬼,经过2年的狂飙猛进,宁高宁似乎在暗示中粮的全产业链到了整合的关键点。

全产业链的边界在哪里?

然而,管好中粮这个“魔鬼”,除了中粮先天的国企因子带来的企业文化、并购后的多体制融合,摆在宁高宁面前有两个难题。

一是用什么模式来整合资源。“产业自身面临的问题是,上下游不完全能对接,另外需要把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进来;还有组织上的,把外部的交易放到内部,怎么评价?”宁高宁 曾经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强调:蒙牛带给中粮的,比中粮带给蒙牛的要多。他希望把蒙牛的活力引入中粮。目前,中粮的米业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型的整合之路,从外贸出口转变为种植-加工-销售,重点在上游的种植和下游的营销两头。但从中粮旗下的品牌实力看,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的整合才是真正的难点,以五谷道场为例,收购后旋即陷入了五谷道场的产权官司,其整合速度过慢,延误了重新上市的时机,以至于五谷道场“非油炸”的独特概念遭到了白象等竞争对手的夹击。因此,中粮此前所不擅长的渠道、品牌等问题,既是掣肘,亦是突破的希望。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