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立志做一棵中国品牌之林、世界品牌之林中的参天大树,必须从改良和优化企业自身的基因开始
【《中国企业家》杂志】改革开放30多年,世界公认中国已是生产大国、制造大国,我们则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是品牌小国、品牌弱国。这是否正常呢?说正常也很正常,因为不管是产品品牌、服务品牌还是承载着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品牌,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都需要时间的积淀、竞争的磨砺与市场的考验。而中国真正搞市场经济充其量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想成就一批世界级品牌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不正常也很不正常。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考察、评价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总体状况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其规模、体量、知名度等表面和外在的东西,更关注其内在的成长基因、核心能力和健康状况;关注的也不仅仅是企业和品牌本身,更关注其赖以生存的法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社会心理、舆论氛围等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样关注下去,就会深感问题越来越大、忧患越来越深了。难怪中国“品牌之父”艾丰要大声疾呼中国亟需一场“品牌革命”呢!
“革命”需要“急风骤雨”,也需要“润物无声”。“回归”则更接近于后者。
人在三种情况下最渴望“回归”:一种是迷路了,迷路后发现新路的最好方式往往是先找到回家的路,这种“回归”解决的是“方向”问题;第二种是“粮草中断”,难以为继,需要回去补充给养,这种“回归”主要解决的是“动力”问题;第三种则是“打渔船”已经装满,阶段性的任务已经完成,需要回去休整一下,总结一下,享受一下,准备新的出发。这种“回归”是最幸福的,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进步、提升、走远做大的问题。
中国企业这三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什么样的企业最容易迷失道路?机会导向型的企业,盲目效仿别人的企业,没有长远打算的企业;什么样的道路最容易让企业迷失?没有路标的道路,路标混乱的道路,看上去好像很拥挤的道路。什么样的企业最容易丧失动力?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的企业,不能让团队充分创造价值、体现价值的企业;什么样的环境最容易让企业失去动力?缺乏明确、统一的是非判断、价值判断、道德判断的环境,人治大于法治、政策朝令夕改、制度成本高昂、潜规则盛行的环境,不尊重企业家精神、不能保护平等竞争,艰苦的价值创造得不到认可和鼓励,无耻的巧取豪夺成为时髦,严肃媒体不再具备公信力,民粹主义情绪大行其道的环境 这一切都决定了在今天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下,要成就一家优秀的中国企业,打造一个出色的中国品牌是何其艰难,又是何其孤独。
然而,环境的改良和优化往往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一般的小草小树是等不起的。真要立志做一棵中国品牌之林、世界品牌之林中的参天大树,必须从改良和优化企业自身的基因开始。这类基因在价值主张上的共性特征,无疑应该是“先问是非,后论成败;只做益虫,不做害虫”,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与今天和明天的客观环境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健康生态。至于每家企业、每个品牌的基因个性,就因每家企业的优势和特点而异了。而只有找准自己在市场上的清晰定位,充分释放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保不变,逐步建立起自己在市场上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保证在问清是非后更大、更可持续的成功,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只被“害虫”们望而生畏的强壮、健康、成功的“益虫”。
回归是为了更好地跨越,健康、从容的回归必然带来成功、持久的跨越。原因很简单,昨天的努力已经使得中国的企业积累了大量“盖房子”的材料和方法,只是地基没有打好,没想清楚到底要盖多高,为何而盖;通过一次认真的“回归”把这些基本问题解决之后,还用担心地基不牢、楼盖不高吗?
当然,如果一家企业就想走一步看一步、活一天算一天,自然也就没有“回归”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说“品牌革命”也好,“回归与跨越”也罢,只适合那些决心赢得未来的企业、赢得未来的品牌,她们的“回归与跨越”也必将使未来的中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