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中美财富观对比

来源:BNET 商业英才网

美国越来越多的富豪把回馈社会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这种推己及人的善举不仅引起媒体再次关注,也让所有人再次思考怎样才是成熟的财富观;对于中国的富豪们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触动,他们又该树立什么样的财富观?

美国富人“再富不能富孩子”

为什么美国富人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美国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后代带来幸福,相反有可能对后代造成伤害。

我们知道,巴菲特和盖茨都是当今美国富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秉承“再富不能富孩子”财富观,将钱捐献给社会而不愿留给后代。盖茨曾经说:“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相对吝啬。盖茨多次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什么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在美国还有一种说法:“没有人能够豁免赋税和生死”。美国人把纳税看成是一种义务,富人自然更不例外。富人们认同社会体谅政府,认为政府也像一个家庭一样,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费以及对社会的投资。为此,国家一定要有收入,征税是必需的,而逃税则是一种耻辱。

美国很多人都不把遗产传给自家子孙,而年轻人对继承遗产也不感兴趣,他们更崇尚白手起家,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巴菲特曾说:“我希望我的3个孩子有足够的精力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钱什么都不做。”更多的美国人认为:父母溺爱孩子,让孩子只会享受,可能是一生中最糟糕的事。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经历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他们不想让孩子成为坐享其成的富人,担心让孩子轻易得到巨额财产,会抑制孩子的才能,使子女成为只会守财、享乐而不具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人,甚至会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捐赠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发展。

许多美国富人认为,他们的家人已经生活得很好了,而“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几年前在致布什总统的一封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和他们的家庭。因此他坚决反对布什总统取消遗产税的提议。巴菲特曾当着孩子的面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

中国人更重视血缘关系的传承

相比美国人,中国人更重视血缘关系的传承。孔子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至少意味着,人生在世的主要任务之一,应该是把自己的功业传给骨肉至亲。换句话说,我们是把永生的希望寄托于血缘的一脉相传之中,因而我们才会如此迫切地追求“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梦想。就以领养为例,美国人一般不太会介意自己的子女是领养来的,有时,他们甚至热衷于领养与自己种族不同的孩子,比如某些明星就领养具有东方血统的孩子,且不止一个。刚刚上任的美国驻华大使就从中国和印度领养了两个子女。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般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会领养孩子,而且领养之后,总要竭力掩盖,因为我们更看重所谓的嫡传正宗血缘关系。

也许这一差异与基督教传统有关。在基督徒看来,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而非父母的私物,当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之后,就该及时放手。在此意义上,拥有孩子的乐趣主要在于养育的过程之中,而非为了香火的延续,或日后子女对养育之恩的回报。另一方面,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曾经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以便一心侍奉上帝。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定,西方社会对于独身现象早已见怪不怪,在他们看来,当一个男人选择以事业为重时,甚至会放弃婚姻。这就是西方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选择独身的原因,如康德、牛顿、笛卡尔、休谟、斯密等人,不胜其数,这些思想史上的伟人都没有留下自己的骨肉,但他们却英名永存。

正是基于这样的差别,导致中美富人财富观的不同。对于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当今美国富人来说,人生在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为社会尽责尽力,而不是为自己和子女谋利。或者说,一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远远超过家庭义务。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富人来说,却尤为看重个人对于家庭应尽的义务,由于孩子身上流淌的是自己的骨血,因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说到底,血总是浓于水。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