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塞壬(Siren)的海妖,她容貌娇艳、体态高雅,擅长利用自己的歌喉迷住过往的水手,让他们驶向礁石丛生的荒岛,最终触礁沉没。
大海上的引诱是塞壬的歌声,资本市场上的引诱是各式各样的传统理念;塞壬的歌声导致船毁人亡,资本市场的一些错误理念导致的则是一个个泡沫,和泡沫破裂之后的满地凄凉。这种塞壬的歌声和其导致的泡沫,在新兴市场尤为多见。
A股市场自然也逃不脱这个定律。我们认为,继2001年大泡沫和2007年大泡沫之后,当前市场正处于又一个不那么惹人注意、但幅度同样夸张的泡沫中:即小盘股的大泡沫。
从2009年8月起,A股市场的主要蓝筹股结束了持续上涨的态势,但绝大多数小市值的股票仍然继续上扬,中小板综指更在2010年一举超过了2007年大牛市的水平。
从估值上看,以2010年1季报和2009年年报计算,当前两市前推12个月PE为21.1倍,最近期财报PB为2.8倍,还算合理。但当我们去除银行股之后,这两个估值指标就飙升到了27.6倍和3.9倍。如果单看中小板综指,则这两个估值指标分别为45倍和5.8倍,已经达到了2007年6000点之上全市场的水平。放眼全球,这样的估值水平几乎找不到,即使对比以高成长、高估值著称的纳斯达克市场,中小板综指的估值也让人叹为观止。当前纳斯达克综指的PE和PB分别在25倍和2.5倍左右,较A股的中小板综指足足便宜了一半。
深入分析全球各个市场的估值,我们更发现了A股市场估值结构的荒谬性。我们将全球14个主要市场的每个市场分为四等:大市值股票、中市值股票、中小市值股票、小市值股票。在测算了近3万个股票的估值后发现,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结构为中小盘股、小盘股为大盘股估值的40%到80%左右,而A股则在200%以上。可以说,A股当前的估值结构在全球主要市场都很难找到。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A股的大市值股票正好是那些将在经济转型中被淘汰的行业呢?为此,我们仔细查看了各个行业内部的估值情况,并发现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业务相同的公司中,市值越小的股票估值一般也越贵,这就有力的驳斥了以上的猜想。
究竟这个小盘股的大泡沫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到,在正常状态下(2000年-2008年),A股的大盘、小盘股票并没有明显的分化表现。但在2009年,异常充裕的流动性给了小盘股超越表现的内在基础,而经济转型的口号则给了其“船小好调头”、“产业转型将利好新兴产业”的美好外在预期。的确,小公司确实容易转型,但大企业难道就不能转型吗?他们拥有更好的银行政府支持和产品覆盖面,难道就一定会输给小公司吗?经济转型确实会利好一些新兴产业股票,但传统的行业真的会就此销声匿迹吗?在中国大量国有资本面前,小企业们真的能有那么强大的竞争力吗?在中国重工业化、房地产支柱化的经济轨道面前,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真的能一夜之间成为国家经济新的支柱吗?如果以上的答案都不十分肯定,那么小盘股们真的值如此高昂的估值吗?伴随着流动性带来的海浪,被经济转型的塞壬歌声吸引着,A股市场上的小盘股们,就一步步走上了泡沫之路。
不过,小盘股泡沫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在这里,我们借用索罗斯先生的理论来试图说明这个问题。索罗斯在他的盛衰理论中指出:“如果趋势足够强大,能经得起检验,趋势和错误观念则会进一步相互强化。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差得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黄昏,怀疑增长,更多的人失去信心,但是主导的趋势由于惰性仍在维持。最后终于到了趋势的逆转点,然后它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
我们认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小盘股泡沫已经越过了其发展期和成熟期,并开始步入黄昏期。不过,市场对小盘股的热情还没有完全消散,小盘股泡沫和其估值溢价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这种估值溢价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在未来市场出现下跌导致泡沫赚钱效应消失、抑或流动性紧缩造成市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小盘股泡沫就可能受到严重的打击。
在希腊神话中,塞壬的歌声摧毁了无数的船只。后来,英雄奥德修斯在战胜特洛伊回国的途中,为了免遭塞壬的毒手,命令水手将耳朵用石蜡堵住,才幸免于难。也许,在资本的大海中,我们对层出不穷的各类政策利好与小盘股异乎寻常的强势表现,也应当更加理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