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生存者法则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8-20 来源:环球企业家

关键字:收购

8月3日,林洋新能源(NASDAQ:SOLF)发布公告称,韩国韩华石化集团将以4340亿韩元(3.667亿美元)纯现金收购江苏林洋新能源49.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第一大股东瑞士Good Energies公司和公司董事长陆永华将手中股份全部出售。

光伏行业首个大型收购案的启示:中国集团军“马太效应”初显

中国光伏业第一大收购案的主角,“意外”落到了林洋新能源头上。

 

8月3日,林洋新能源(NASDAQ:SOLF)发布公告称,韩国韩华石化集团将以4340亿韩元(3.667亿美元)纯现金收购江苏林洋新能源49.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第一大股东瑞士Good Energies公司和公司董事长陆永华将手中股份全部出售。

 

林洋新能源的一位高管向《环球企业家》表示,这太意外了。对于一夜之前竟成了一家“韩国公司”他感到不可思议。林洋内部开始讨论他们的未来:“韩国企业以管理苛刻闻名”,“这或许有助于林洋进军韩国光伏市场”,“对方财大气粗,或许会给林洋注入更多资金”……但是,在传言满天飞的当下,林洋新能源董事长陆永华的真实动机却成为了一个谜。

 

40多岁、中等身材的陆永华在光伏业界极为低调,他极少出席光伏行业的活动会议,甚至林洋的员工也极少能在公司看见他们的老板。1997年,江苏启东人陆永华购买了一家快要破产的电表厂,十年后即将其打造成为年销售额达10亿元的林洋电子。2004年,他又涉足太阳能光伏,并在2年后带领林洋新能源在美国上市,其2010年的产能约达到900MW,仅位列尚德、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阳能之后。此次将其收入囊中的韩国韩华集团,是韩国排名前十财团,业务涉及石化、保险、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这已经不是陆永华第一次“卖掉”林洋新能源。早在2007年底,他和公司其他股东就曾出售大部分股权给Good Energies——一家来自瑞士的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投资公司,使后者在林洋的股份从6.3%增至34.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陆永华自己的持股比例则从32.2%降至16.1%——从那一天起,陆永华与林洋新能源关系便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在光伏行业的十几家美国上市公司中,如果想要收购一家,那没有比林洋新能源更合适的了。”光伏行业资深分析师、弘亚世代副总裁刘文平告诉《环球企业家》,如果要施正荣或者苗连生卖掉公司,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对于陆永华而言,从这家他一手创办的公司里抽身离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自从2006年上市后,林洋新能源在同期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里,行为表现就颇为“怪异”:从来不追求成为行业第一,也从来不在品牌建设上“浪费”精力,将近一半的产能都是在为国外光伏企业做OEM;在光伏市场急剧膨胀的这两年,林洋并不像一些同行那样积极的去海外攻城略地,也鲜与国有企业合作以抢占国内市场的先机,在产能扩张上他也慢了好几拍——相对于其他“凶猛”的同行,林洋新能源似乎并无太强的上进心和企图心。

 

实际上,这仅仅是林洋内部问题的表象而已。Good Energies还是德国最大的光伏企业Q-cells的大股东和天合光能的股东之一,林洋新能源仅仅是其布局太阳能光伏的一颗棋子。可以想见,其对林洋的战略发展并没有太多想法。而对于陆永华而言,在眼见双方因文化等诸多差异出现分歧时,作为二股东的他也无能为力。一位接近林洋的内部人士告诉《环球企业家》,特别是在2008年与陆永华一同创业的总裁王汉飞意外去世之后,“总裁谢平也是大股东派出的人,陆永华反而成为了局外人。”

 

据接近林洋新能源的人士透露,2007年12月陆永华之所以选择将股份卖给他人,很大程度上是为其在四川雅安的多晶硅项目腾挪资金——在那个多晶硅价格每吨300多美元的疯狂年代,任何一个光伏企业领导人在当时都可能做出类似决策,只是,陆永华选择的代价,是出让自己的控股权。据雅安当地媒体报道,由陆永华的永旺硅业一期工程2条年产300吨多晶硅生产线已于2008年9月正式点火试生产。但随着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的暴跌,众多投资浩大的多晶硅生产线成为资金黑洞。而永旺硅业也在今年初传出被大港股份(002077)全部收购的消息。

 

这一阶段的林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领导人,“企业失去了主心骨,甚至其CEO、CFO和CTO的职位都出现过长时间空缺。

 

而在2009年前后这段光伏企业被金融危机洗礼的日子里,企业对危机后企业的发展策略和行业判断成为决定企业未来三年业绩的关键。德国FHOTON杂志评论说,在全球光伏市场快速扩容带来的供不应求局面中,中国企业因果断地扩张产能而成为最大赢家。但对于内部人事频繁变动的林洋而言,却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马太效应

 

林洋的命运实际折射出中国光伏企在火爆市场里的隐秘变化。在经历了光伏产业的早期暴利、多晶硅价格暴跌、金融危机和产业急速复苏波折后中国光伏企业正出现分化: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以同为美国上市公司的晶澳和中电光伏来说,过去二者不分伯仲,但晶澳的扩张显得过于保守,其2009年200兆瓦的出货量,今年也不过会增至300到350兆瓦。而晶澳经过扩产,去年的出货量达509兆瓦,今年的目标则是1GW。

 

据接近中电光伏的人透露,其近两年发展缓慢的原因颇为复杂,但与林洋类似的是,其频繁的高管变动和追求稳健的发展风格,让其已经无法尚德、英利、天合、晶澳等进入和即将进入“G瓦俱乐部”的企业相提并论了。

 

陆永华似乎看到了这点:在电池组件业务上,林洋不论产能还是成本均不是业内领先。公司业绩虽然也很良好,但也未能跻身光伏企业的第一军团。在光伏行业的早期暴利已经结束,企业需要在成本和盈利能力上精耕细作的情况下,陆永华的退出选择显得明智而理性——实际上,这个精明的江苏商人已经为自己找到更好的退路:光伏逆变器产业,据了解,陆永华的逆变器项目已经在上海张江落地。

 

再来看看那些“G瓦俱乐部”成员们的动作。6月5日,尚德宣布将投资26.8亿元在上海建设1GW生产基地,这几乎再造了一个尚德。在海外市场,尚德预计今年将在以排外著称的日本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此前又与台湾地区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签约,再攻下一城;而在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尚德则预计今年在美国的营收将增加3倍。在全球光伏市场急速扩容的背景下攻城略地并不是尚德的全部,据本刊了解,其内部已经在为尚德下一步做好规划:尚德将向着轻资的方向迈进。

 

而另一家以风格“彪悍”著称的英利,则刚刚在6个月时间内火速建成了其海南一期100兆瓦电池生产线,同时二期500兆瓦项目也开始动工。在这之前,在世界杯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英利,还获得国家开发银行高达360亿元的授信贷款支持。“不差钱”的英利遂公布投巨资进入飞轮储能行业,向一个综合型新能源提供商转型。同时,苗连生还对未来5年英利的发展做好了规划:品牌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在2012年英利有了一个较为强大的品牌支撑后,苗进行“虚拟工厂”的建设,未来英利只掌握标准和技术,而生产制造将由代工完成。

 

与上述二者类似的是,曾经追求“光速发展”的江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也在高管内部发起了“赛维到底向何处去”的讨论。品牌化也是其确定的战略。显然,如果林洋没有被收购,安于代工而不重视品牌和过于稳健的做法,也会让其与这些领头羊们的距离越拉越大。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