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完成阶段性整合的最后一年。按照计划,目前仍有23家中央企业等待被整合重组。在数目减少的表象之外,央企整合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什么?央企整合的下一步又将如何走、走向何方?
回顾30年来国企改革的历程,某种程度上正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羸弱、扭亏无望的国企实行了政策性破产,而对于那些无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企,则放开由民间资本来做。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国家资本得到了更加集中的运用,虽然存续下来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数量越来越少,但实力越来越强,似乎铸成了一副“百炼成钢”的体魄。
但在中央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彰显出越来越强力量的同时,笼罩在央企头顶上的垄断阴影变得浓重,“与民争利”、“国退民进”的诟病随之而来,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央企垄断?另一方面,中央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单来自国内,更有来自全球最顶尖的跨国公司集团。按照国资委的期许,中央企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的脊梁骨,那么央企如何成为脊梁骨?
一直以来,产权改革被视为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国企变革的动力源。当今世界,看一个企业的强大,不单看它所占有的资源有多丰富,它所享受的政策有多优惠,还要看它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否优秀。整合重组明显增厚了中央企业的“硬实力”,但如何增强中央企业的“软实力”?
在中央企业整合工作进入到一个阶段性尾声的时候,身兼出资人与监管者双重身份的国资委又该如何定位?
重组空间越来越小
随着2010年日子一天天过去,中央企业的整合工作也在一步步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按照2006年12月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中央企业)须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截至目前,国资委名下仍有123家中央企业。在2006年底提出具体的整合目标时,中央企业数目为161家。用四年时间完成61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工作,平均每年的进度为15家左右。
然而,央企整合毕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并不见得所有的企业都愿意被比自己强的企业重组,或者去重组一个比自己弱的“包袱”。
刚刚卸任的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谈道,中央企业“要做到各自所在行业的前三名,做不到的,你就自己找个婆家,你找不到,我给你找。”“作为大老板,我不会同时在一个产业里投几个企业,让我自己的企业在一个产业里互相斗。”
如果说前面一句话是指中央企业之间“以强并弱”,那么后一句话或许就是指中央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当整合进入冲刺阶段后,“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这两类过去央企整合进程中最主要的方式随着大限的临近,其可运用空间越来越小。
即将诞生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国新公司)被认为是国资委给剩下的23家待整合企业找的最大一个“婆家”。也许正是因为承担了“兜底”的任务,国新公司的成立时间一再地往后推延。
在国新公司之前,国资委名下已经有了国投和诚通两家资产管理公司。这两家公司在过去央企整合过程中吸收、托管了多家企业,并且实现了比较好的经营效果。但是如果把剩下的企业都装入这两家公司,显然也不现实。国投董事长王会生曾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谈道,“国投和诚通没有能力把剩下的都弄过来,那样会拖垮我们自己”。
与国投和诚通一样,国新公司尚未成立便也获得了“中国淡马锡”的雅号。按照国研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的说法,资产管理公司大体分为3类,一类专门处理不良资产,一类是持股公司,还有一类做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国新公司则介于第一类与第三类之间。
不过,尽管国新公司能够将剩下的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中央企业都容纳进来,在目前的123家中央企业中,还有7家研究院所的去向仍待明确。《指导意见》中关于研究院所整合的阐述为,鼓励研究院所与相关生产企业重组,实现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可以由一家生产企业与研究院所重组,也可以由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研究院所股份制改革。按照此思路,已有20多家研究院所和设计院得到重组。
剩下的7家研究院所何去何从?是否同样并入相关的产业集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告诉《英才》记者,这些研究院所其实肩负了一些政府职能,如标准制定、质量检疫检测等,将其并入某一家企业中,在客观上就可能产生不公正性。
“本来是行业的,面向全国的,现在变成面向一个企业。”李保民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按照李保民的观点,未来或许可以将这些研究院所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中央企业研究院,然后下边分成一所、二所……类似于中科院,在全国各地有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