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参加央视的《对话》栏目,那一期的主角是沃伦·巴菲特,但我更关注的目标是他低调的伙伴——查理·芒格。芒格的穿着很普通,他有一只眼睛因为医疗事故而失明,坐在聚光灯下显得有些木讷,看起来和美国那些坐在公园长椅晒太阳的退休老人没有任何区别。和很多场合一样,巴菲特还是那样风趣健谈,而芒格绝大部分时间只是很默契地静静地坐在旁边,没有任何尴尬或不适的感觉。有时巴菲特会问他:“查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他通常会一本正经地说:“没有什么补充的了。”
1959年,巴菲特和芒格因为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而一见如故,那时巴菲特还只是运作一个30万美元的小小基金。到现在,这两位身家总和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老人,在一起维持了超过50年的商业友谊。注意,我所指的“商业友谊”不同于生意场上的朋友。而是说他们在一起工作了50年,还依然保持着密切却又松弛的关系。
巴菲特这样评价他的朋友:“我在生意上乐事多多——然而,如果我未曾与查理结伴的话,相信将不会有这么多。他以他的芒格主义带来了愉悦,并显著地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虽然很多人给查理冠以商人或者慈善家的头衔,我却宁愿视其为一位教师。而且,很显然伯克希尔公司正是因他的教诲,才更富有价值并备受推崇。”
事实上,芒格一直被视为伯克希尔公司的镇山之宝。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巴菲特曾说过,他爸爸是他认识的人中第二聪明的——查理·芒格才是第一。以至于当大家都在关注巴菲特终于指定了他的继承人的时候,其实还存有很多疑问:“谁是下一个芒格?”
在进行了10多年的商业报道后,我已经对商场上惨烈的竞争和无所不在的压力习以为常。但是,这种超越商业的伟大友谊释放出来的人性光辉,却始终能够让我感到温暖和震撼。在我看来,这种友谊不仅仅体现了他们很大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更体现了他们对商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意味着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心态的平和,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理解、包容、适应和牺牲。
无独有偶。目前最成功的云计算服务公司Salesforce.com的创始人贝尼奥夫在初创公司之时,和他交流最多的竟是他当时的老板——Oracle公司的总裁拉里·埃里森。拉里不仅同意他上午在Salesforce.com上班,下午来Oracle上班,甚至还投入了2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直到Salesforce.com运作90天,财务独立之后,拉里才建议贝尼奥夫从Oracle离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拉里知道贝尼奥夫需要人才,而且肯定要从Oracle挖人,但他没有阻拦,只是请求贝尼奥夫只能带走3个人而已。后来,贝尼奥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拉里和我的关系远远超越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他是我10多年的导师,同时也是我的好朋友。” 显然,拉里对于商业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评判标准。
比较起来,不久前爆出的蒙牛和伊利的公关丑闻却让公众看到,即便到了那样的规模,还是有人出于恶意竞争的考虑,或许甚至仅仅是由于私怨,却不惜以牺牲整个行业声誉为代价攻击对手。这充分暴露了一些企业家对于商业认识的浅薄和商业道德的欠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缺失已经制约了中国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正在从制度、外部环境、资源约束、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多个维度同时发生剧烈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家都承受着极其巨大的压力,而同时,中国又缺少美国那样的软件条件的约束和支撑——法律、信仰和商业道德。在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内部、外部因为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矛盾无法化解,企业家很容易因此而失去内心的平衡。
这种心态的失衡,要比所有挑战都加起来还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