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一:市场供需矛盾凸显
问题:2010年下半年以来,快递公司频频出现“爆仓”(指快递公司突然间收到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大量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中转站),快递变成了慢递,服务质量成投诉热点。
支招:提前对下一年的业务发展做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投入,如扩充场地、人员、设备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业务增长高峰。
夏祖彬:2010年年底,各种促销活动全面展开,导致在此期间的快递业务量暴涨,快递公司的一般运行能力不能满足需求。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进行促销活动,以李宁为例,促销之前每天订单量大概在6000~7000单,但在11月11日那天,接了9万个订单,这就给下游的物流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之前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不能满足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从仓储到快递都是如此。“爆仓”事件的背后,最根本原因还是快递业务发展过快以及业务量不稳定所导致的。
邵钟林:网购对快递业的推动作用巨大,2009年网购业务是2586亿元,2010年突破5000亿元。增长将近一倍。快递业2009年的接件量是18.6亿件,2010年达到24亿件。电子商务企业只要搭建IT平台,就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而快递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收发运输、分拣派送,是手工劳动和运输行业的组合,需要大量的投入。快递业目前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已经3倍于GDP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快递是电子商务行业产业链中最传统的一个环节,因此其增速还是赶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
夏祖彬: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的确超出了快递业的建设速度,这个问题在2009年就已经显现。就申通而言,我们已经考虑到了业务量的增长因素,所以在2010年年初的时候,就在积极准备,并扩充场地、人员、设备等,就是为了应对2010年下半年的业务增长高峰,但建设毕竟是有周期的,因此整个建设扩张所产生的产能,还是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增长。
熊星明:此次大规模“爆仓”对宅急送影响并不大,是因为“爆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淘宝,而在淘宝业务中,我们只做高端的业务,比如全国性的代收货款,而这部分增长量并不大。另外,我们每年都会对来年的发展做预案,并进行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以应对业务量的增长。
困境二:成本上涨,人力短缺
问题:一方面是业务量极速膨胀,市场一片大好,另一方面却是成本上涨,人力资源短缺,利润率下滑,这些逼得快递企业不得不提高用工成本。
支招:在国家相关政策中找机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比如充分利用40~50岁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通过驻店服务来增加快递服务的响应时间。
邵钟林:快递业利润率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快递行业的低价竞争思路导致的。民营快递大多采取的是加盟方式,其竞争手段之一就是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分散,大量的中小卖家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如果物流企业价格一调,订单就会流失,一旦订单流失,中小卖家的利益马上就会受到损失。因此很多快递公司都处于低价竞争状态,而低价竞争的结果就是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另外,快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比较大。目前,快递行业用工正在规范化,在招工的时候,福利待遇是很多员工主动提出的要求,因此规范化也成为了快递企业用人成本增长的因素。
项颖民:市场需求是刚性,但是快递行业的人员流失率非常大。2010年临近年底,圆通的员工流失率大约在20%,有的流向了同行,有的则是为了错开春运高峰提前回乡。另外,快递业的一线员工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的农民工,他们对于福利待遇的要求很高。以前在劳务市场招工,月薪1800元马上就能招到很多人,但现在2000元,都无人问津。
徐勇:在上海,一个递送员每天取、派快件在80至300件之间,非常辛苦。快递行业的特点是早晚很忙、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室外作业、分拣中心的员工常年夜间作业。而这个行业对效率要求高、处罚严格,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目前,快递企业从业人员中“80后、90后”占到了95%以上,并且90%以上来自农村。由于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从事重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的经历。因此,快递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是“招工难”和“用工难”。
项颖民:民营快递业每年人员需求的增长率在30%以上,人员短缺现象很严重,用工缺口非常大。我们也在结合国家的一些政策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上海为促进下岗工人再就业,有一个40、50工程,鼓励充分利用这样一些人的再就业能力。目前,圆通的触角已经伸入到社区学校、专业贸易市场,这些40~50岁的人员,被圆通吸收进来以后,通过驻店做一些门店建设工作,以增加快递服务的响应时间,而上海市对这部分人的再就业也有一定的补贴政策。另外,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中老年人也是他们所要争取的用户,而熟悉社区的中老年人进入快递服务市场,对于中老年人的网购也有一定推动作用。目前我们正在上海做试点,如果成功将会推广到别的城市,以缓解全公司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困境三:地域发展不平衡
问题:电子商务企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而越来越多的订单来自于中西部或者三四级中小城市。物流业务的地域不平衡性日益明显,而这种地域不平衡性也在加大着快递企业的成本。
支招:需要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自营模式转型的步伐,同时改变人海战术,投入自动化设备,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夏祖彬:电子商务业务量在快递企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多。电子商务行业的卖家多集中在大城市,而买货的人越来越多是在三四线城市,这样就导致了快递公司进出件的业务量不平衡。只有在进出件业务量对等的情况下,成本才是最低的,但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大城市的出货大于进货,三四线城市的派送量远远大于揽收量,基本普遍达到了5∶1的程度,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10∶1或者20∶1的程度。这一现状实际上就增加了派送成本,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快递涨价重要的因素之一。
项颖民: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导致了快递行业成本增长。快递企业的理想状态是,车辆来回都是满载。但实际情况是,从东部发到西部某城市可能是10辆车,但回来最多装满三辆。以重庆某分拨中心为例,一天的派送量可以有两万个,但揽收量也就不到3000个。以前快递行业派件是免费的,而揽收是收费的。但现在这种不平衡性加剧了西部派送点的压力,最初派送补贴一件是0.6元,现在这种订单的不平衡性加剧,不得不将补贴提高到1.5元,这也就增加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
徐勇: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都是特许加盟模式,快件是由取件、分拨、运输和派件等环节完成,而它的分配机制则是销售方(取件)得“大头”,派件得“小头”。但是,由于区域交通、人力成本等因素有差异,很难界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由于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取件多,中西部取件少,其价值没有在利益分配中得到合理的体现,从而造成了中西部在人力和运力资源配置方面都显不足。在短期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快递价格机制;而从长期来看,则需要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自营模式转型的步伐。
熊星明:应对地域发展得不平衡所带来的成本上涨,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涨价;另一个是优化内部管理。我们的方式是优化内部管理,尽量选择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比如从北京到上海,某一车货既可以走航空,也可以走汽车陆运,我们的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选择走空运还是陆运,一定是相对成本最低的方式。另外,原来快递行业靠的是人海战术,但我们现在正改变这一方式,比如以分拨中心为例,我们正投入机械设备、分拣系统等,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困境四:涨价并非唯一选择
问题:快递行业普遍都在走低价竞争的路线,但随着各种成本的上涨,涨价成了摆在快递企业面前的重要命题。但业内也有这样的说法:涨价是找死,不涨价是等死。
支招:企业应该在市场细分上下工夫,走差异化路线,形成自己的特色服务。
项颖民:提价只是一种手段,但提价以后是否能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客户关注的问题。现在一些大的快递公司,已经将提价收入投入到提高各项服务质量上。但是一些小的快递公司显然更注重短期内的收益。事实上,民营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差异化,价格战就来了。行业协会或者邮政管理部门应该出台一个指导价格,企业可以上下浮动,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这样才能规范市场。
邵钟林:价格管理是国家发改委的责任,既不是国家邮政局,也不是协会。因此作为协会,在定价问题上只能号召大家不打价格战,引导行业的发展。因此快递行业还是一个自由订价的市场。
邢孔育:服务差异化是一个避开低价竞争的方式,比如现在市场上一般的行业认识是:要速度找顺丰,要安全还是EMS。但是这种差异化还是不够,企业应该在市场细分上下工夫,形成特色服务。比如广东某家快递公司,只做50公斤以上的快递,他们成立得虽然比较晚,但日子很好过。未来,差异化服务将是企业的的立身之本,而并非一味低价。
熊星明:市场是可以接受高一点价格的,关键是服务品质要给高价一个理由。我们每年都会规划自已的发展速度,并按规划进行投资。比如COD(货到付款业务)操作成本相对较高,但市场需求量大,用户黏性也比较高。虽然这块属于操作难度比较高的市场,但我们的返款周期会不断降低,从15天降到7天再到3天,因此用户宁愿支付高一点的服务费用。另外,我们更多地关注妥投率。比如,有些人可能是冲动性购物,如果送货速度不够快,送到了可能用户就不要了。送货速度够快,客户的成交率才高,我们甚至会为客户做一些延伸促销。
徐勇:提价只能暂时缓解一点供需矛盾,多数民营快递企业的服务模式单一、服务能力不足一直是主要瓶颈。在现有的特许加盟模式下,无论如何强化管理都是“治标不治本”。2009年和2010年春节前两次出现“爆仓”,除了网商促销力度大以外,也是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种种弊端的集中爆发,并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而要突破这个发展瓶颈,主要的出路还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向“自营、加盟、代理”转型,形成一种是以自营为主,加盟和代理为辅的终极结构。
创可贴
优化管理胜于跑马圈地
电子商务属于新经济、新渠道,而快递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前者轻后者重,两者的发展速度自然会拉开差距。从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电子商务的快递短腿问题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甚至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下,快递企业的发展路径更多的不应是对外跑马圈地,无序扩张,而应该是趁机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管理,将自己的速度放慢下来;同时,还应设法建立自己的品牌差异化。
比如顺丰,就在快递业建立了快速安全的品牌认知。事实上,顺丰从一开始采取的便是直营的运营模式,发展速度自然比不上加盟。这可能会损失一部分市场,但是这种稳健的发展方式却有效地建立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别的企业打价格战、整个行业成本上涨的时候,顺丰却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和良好的服务。
品牌差异化是要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来实现的,并非通过简单的网点扩张。比如,物流的一端是快递,在快递这一端,便可以为高端客户做一些延伸服务或推广,比如DM(广告直投)投放、口碑营销等,这些都是形成差异化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加盟虽然已成为快递企业快速扩张的主要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加盟向直营转型是其必经路径。在电子商务的产业链条上,风险投资的触角几乎伸入到了各个领域,无论是品牌商,还是外包服务商,甚至是软件商的身边,目前都有了投资人的身影。但是在快递这一重要的环节,目前还鲜有投资方介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快递企业都是加盟模式,这种“轻资产”模式由于存在财务分立等问题,使得投资人一直保持着很谨慎的态度。因此,在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尚未明确的现状下,快递企业借机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才是深谋远虑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