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一定是破坏,一定是颠覆。当你想颠覆一些东西,美国媒体喜欢,觉得这是“坏孩子”,是革命。但中国媒体会觉得这人有毛病。
真正的创新,一定是破坏,一定是颠覆。
我跟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聊,感觉很多人在做事之前首先会考虑,“万一腾讯做、百度做,怎么办?”得出的结论是——绕着他们走,但是绕着走也没有用。所以你发现中国互联网这几年只有电子商务公司能起来,其实电子商务跟技术没有什么关系,是利用互联网做商业,相当于传统互联网,是在大公司看不上的领域吃点残羹剩饭。在真正的互联网范畴,你会感觉到中国互联网未老先衰了。这很可怕。
在美国硅谷过了多年,我才理解,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有反垄断法,就是不希望大公司大者恒大,逼得小公司无路可走,这样才能保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因为一两家公司强大并不代表民族强大,并不代表国家强大,形象的比喻是你有几个运动员总拿金牌并不等于全民体质都很强。同样,以牺牲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代价,去养肥几家大的民营互联网公司,并不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产业是健康的、强壮的。
中国影响创新有一个文化背景、语境的问题。中国有句话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所以在中国创新要有点二百五的精神,为什么?创新总要做与众不同的事,但是中国是从众文化。你做与众不同的事,首先能理解的人很少,起步时政府可能未必支持。
还有,创新要能去冒险,要能承受失败。美国硅谷也有很多失败的公司,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通过不断的失败,最后才有新的创意出来。你看到Facebook之前,有很多类似的公司都在做探索。但是中国这种“成者王侯败者寇”、经不起失败的文化,容易让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意去冒险。
创新还有文化语境上的阻碍。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做原始积累,淘第一桶金,大家过于逐利,干什么事都是利字当头。为了逐利不择手段,最后有点“笑贫不笑娼”,只在乎能挣钱,能上市。这种文化导致大家不愿意创新,创新很多时候是理想主义者在做,很多现实主义的公司不愿意创新,更愿意别人种树自己摘桃。
还有一点特别明显,在中国的文化里,颠覆、破坏都是不好的词汇,不够和谐。大家都觉得做商业,要外圆内方。但是真正的创新,一定是破坏,一定是颠覆。比如技术革命时期汽车淘汰马车,电子邮件淘汰传统的邮政,IP电话让传统的运营商很难过,这种例子能举出很多。创新一定是这种革命,一定是对老的既得利益企业的颠覆,这种颠覆引起大的争议,就会有大的冲突。我们的文化认为颠覆式和破坏式的创新不够稳重,不够成熟,认为创业者做事情不够通融。大家会说,“你为了创新,干嘛惹这么多非议呢?”
当你想颠覆一些东西,美国媒体喜欢,觉得这是“坏孩子”,是革命。但中国媒体会觉得这人有毛病。中国经常是这样,对创新求全责备,一旦你成功,大家又会宽容很多。其实应该反过来,应该对一些大公司去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对于小的创新公司,更多应该是去扶持和帮助。
还有一个价值观,创新往往会伤害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在美国文化里得到赞赏,只有破坏旧的游戏规则,才能创办新的游戏规则。但在中国,大家不去想这件事对用户、对产业有什么好处。如果企业之间很和谐,建立了一些潜规则,最后受伤害的一定是老百姓。而且大家形成一种约定、一种同盟,都不创新,维持现状,企业一定进步不了。
所以360经常扮演一种搅局者。我们在照顾用户利益的时候,一定会得罪或者一定会伤害其他企业的利益。我们这种创新的行为可能不完美,但是它只要给用户创造价值,实际上是在制约一些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这可能会在行业里形成一定的冲突和争论,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在中国大家会不问是非,觉得争论总是不好的,让别的公司挣不到钱好像是犯罪似的。这是中国和美国价值观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