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创业者VS投资者:暗战升级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1-10-18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关键字:创业
张兰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之前她频繁现身于娱乐新闻,因儿子汪小菲和大S的婚礼声名大噪;这一次她又掀起舆论风暴,炮轰其投资者,称“引进他们是最大的失误”。

  文 | 本刊记者 袁茵 编辑 | 王琦

  张兰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之前她频繁现身于娱乐新闻,因儿子汪小菲和大S的婚礼声名大噪;这一次她又掀起舆论风暴,炮轰其投资者,称“引进他们是最大的失误”。

  她炮轰的对象是鼎晖,中国PE最早探路者之一。面对张兰“他们什么也没给我们带来,那么少的钱稀释了那么大股份”的指责,鼎晖一直保持缄默。

  这是一场颇受瞩目的对决,双方分别是创业者和投资圈内的佼佼者。以前,投资者关系一直隐于幕后,即便暗流涌动也极少搬上台面。

  张兰曾经试图清退股权,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类似情况并非孤例,更早把这种矛盾公之于众的是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他上市后即在微博上炮轰投行,外界哗然。

  最近一两年,天使投资、VC、PE,无论被投资企业处于哪个创业阶段,都不断有创业者或投资者将矛盾公开化—其争夺的焦点就是公司股权。

  李国庆力挺张兰说的“创业者经常被金融家拦路抢劫”,因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创业企业频遭创业投资机构绑架,被迫低价出让股权。但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力量对比也在此消彼长,在支付宝用反VIE的方式清退了大股东雅虎之后,创业者们的心思活络了。

  金融家们则认为,“没有得到公众和投资者的理性对待”。一位接近鼎晖的内幕人士说:“(俏江南)实际的估值在当时环境下,简直是天价。引入私募后,俏江南的扩张速度和成效一直没达到预期,从道理上说也不好要求股权调整,让投资人让步。”

  创业者携手资本之时,往往是产业最好的年景,双方可以共同期待丰厚的收益。然而当产业环境、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两者的利益冲突就会凸显。搜狐CTO兼搜狗CEO王小川说,“十年来市场上的资金量的确比原来多,相应钱的价值越来越少了。问题不是简单的孰强孰弱,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一切股权暗战都源于供求关系的转换: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创业者也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成熟了。

  强弱转化

  投资人对创业者提高“警惕”是从几年前几起创投界的知名失败案开始的。

  两次被业界引以为戒的教训都来自服装行业。PPG、ITAT都是当年被推崇的投资案例:成立后一两年销售过亿成为业内领头者,再过一两年公司就能上市,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但是,两位创业者一位不知所踪,一位涉嫌财务造假。两个案例中,中招的既有著名投资人,也有深圳著名阳光私募,参与者损失的不止现金,还有名誉。

  于是投资人开始利用资金换取更安全的“筹码”,比如争取更多股权、对企业经营干预更多以及增加董事会席位。那时,由于市场上现金还不够充沛,创业者往往希望融到更多的钱,但又不愿意放弃股权。大量“对赌”协议,在此时签订。

  一位投资人说,对赌协议这个叫法本身就是对资本的“妖魔化”。投资是商业行为,不是慈善。“创业者说自己的股权值更多的钱,投资者不认可,那怎么办?那就签订协议,如果达不到业绩承诺就把股权转让过来。为什么是资本胁迫创业者呢?双方都是自愿的!”

  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在其后开始迅速扭转。2007年前后,进入投资领域的热钱越来越多,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更多的钱在追逐少量的优质创业项目。

  投资人开始颇费踌躇。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以移动互联网为例表示:其实移动互联网很难创业,互联网巨头们虎视眈眈不会放掉这块大肥肉,一个腾讯进来就可以随时咬死你。“我们不投吧,又担心错过这波机会。投了吧,又心惊胆战的。”他说。

  尽管在投资条款中,还有大量的类“对赌”协议存在,但显然,在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天平关系中,创业者已然成为翘起来的那一头。

  对于创业者们来说,以前投资人是“神”或者“天使”。现在则是一群既爱又恨、需要小心打交道的家伙。

  那些颇具实力的创业公司,甚至会因投资者频繁上门不堪其扰。即便愿意坐下来谈判,对投资者也很苛刻。电商代运营企业兴长信达董事长刘磊把对投资者的要求总结为:“给钱&闭嘴!”

  刘磊不是孤例。好大夫创始人王航跟随周鸿多年后出来创业,却选择了雷军的天使投资,因为据他说,他可以直接大大咧咧地跟雷军说:“你不要来开董事会好不好?”

  给钱&闭嘴!

  这批创业者在早年或多或少被资本伤害过。刘磊1999年就开始从事电子商务,前几轮互联网起落他多次寻求融资,但被资本冷眼对待。电商天天网CEO鞠传国回忆,“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自力更生。”之前也曾找过投资,但早几年投资人看不上,直到2008年环境才有所变化,但最早几家投资者因为条件太苛刻而谈不拢,第一轮融资三年之后的2011年,才开始进行第二轮融资。就连如今的互联网大佬,奇虎360董事长周鸿回忆当年也会颇有微词:“人家都投海归,而我是土鳖。”

  如果仅是情感上的伤害,双方矛盾还不至于激化至此。由于早期获得投资的创业者要么是第一次创业,要么对资本不够了解,他们经常过于依赖资本对行业的判断和资源。但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诉求大多是存在差异的。为了退出,投资人更愿意推动公司快速上市,但公司未必有负荷高速增长的能力。如果公司成功上市,大笔资金的进入还有可能将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缓解;一旦行业局势发生变化,或资本市场通路受阻,创业者轻则失去股权、重则被踢出创业团队或公司倒闭。随着创业者团队的日益成熟,他们不会乐于将自己辛苦带大的企业放在危险境地。

  有创业者甚至责怪,自己本不应上市,是资本的蛊惑影响了他们既定的战略。俏江南和鼎晖之争,张兰之悔就源于此。

  现今这批创业者已经不再是若干年前那些仅有一纸商业计划书就四处寻找投资的人。启明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深刻感受到了创业团队的变化:首先,比如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不是新兵,要么有过创业经验,要么曾在著名互联网公司独立运作过项目;其次,他们相比投资者,对所处的商业环境理解更为深刻;第三,他们曾经和投资者打过交道,对资本的要求更加务实。王小川也说:“如果钱不是稀缺资源,创业者就会更看重那些钱以外的价值,无非是两方面—资源和条款。”

  除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创业者更看重“资源”外,大部分创业者更看重“条款”。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在做得非常优秀时才选择融资,创业者本身就是最了解行业也最具行业资源的人,所以他们的核心要求就是让资本“闭嘴”—不能干扰到他们在企业的运营。兴长信达刘磊不相信资本许诺的“专业建议,客户共享”等附加价值,他期望投资者“不会在公司面临动荡的时期跟他战略思路不一致而乱指挥”。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很具典型性,他说:“京东给出选择权,你只能选择投或不投,持有股份还是卖掉。我会告诉你京东怎么发展,有多少风险,成败的结果怎样。”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