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产销下滑,中国汽车出口却猛增,多数销往埃及、缅甸等发展中国家。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中国汽车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去年晋升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后,中国何时成为汽车强国,重演家电行业“世界工厂”的逐梦好戏,至今仍是个广为业界探讨的话题。由于今年正值中国入世十周年,阶段性回顾和梳理一下中国汽车出口的成败得失,显得尤为必要。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坎坷历程一样,中国汽车出口也伴随着整个产业的兴起蹒跚起步。从入市之初的“一文不名”,到如今中国汽车开始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崭露头角,后起的“中国制造”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姿态昂首走向海外。
虽然历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但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来,中国汽车走向海外的步伐仍在加快。201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已达1826万辆,出口量仅为54万辆,占比仅2.98%;而今年1—9月,中国实现整车出口61.4万辆,同比增长59.76%,所占比例已攀升至4.5%。
“据测算,去年我国汽车出口仅占总产量的3%,这还远远不够,出口占总产量的比例应该更高,‘十二五’末,这个数字要达到10%—15%才算正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会超过历史最好时期,而‘十二五’期间汽车出口也将有明显增长,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的时候,走向海外的时机已经到来。”
当然,在中国汽车出口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这样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出口所占整体销量的比重之低,在拥有规模化的汽车工业国家中同样堪称“世界之最”——这个比例不仅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甚至不及印度、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而另一个尴尬,套用华晨汽车集团总裁祁玉民的话说,
是低端低价的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年来,依托海外出口业务的大力拓展,不少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远超国内,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正是这个道理。
11月13日,“国家商务部援助埃及警车项目”的400辆奇瑞瑞虎警车从上海港发往埃及。这也是奇瑞产品继中标塞尔维亚、乌克兰、伊拉克等国家政府公务用车市场之后的又一笔大单,这对于奇瑞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形象提升和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商务部援助埃及警车”项目是中国政府援助非洲的一项重要内容,商务部对援助车辆的甄选非常重视,经过多轮的产品质量、销售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全方位比对,埃及内务部选择奇瑞瑞虎,看重的正是奇瑞瑞虎良好的品质和在埃及国内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
而在邻国缅甸,奇瑞QQ3刚一下线就受到当地市场热捧,缅甸政府还特地将QQ3定位为当地“国民车”,改名为“缅甸Mini”。实际上,今年年初,奇瑞汽车正式启动与缅甸政府合作QQ3SKD项目。1月底完成了首批QQ3散件发运,3月底第一辆缅甸产QQ3车下线。由于新车QQ3在当地广受追捧,缅甸第二工业部很快邀请奇瑞汽车扩大组装量。
奇瑞汽车表示,目前公司在缅甸握有累计近万辆QQ3订单,但由于受产能限制,无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根据奇瑞在今年6月与缅甸第二工业部达成的最新协议,奇瑞将在缅甸投资建年产3000—5000辆汽车产能的KD工厂。
在南美洲国家巴西的圣保罗州雅卡雷伊市,一个由奇瑞独资4亿美元打造的新工厂正在加紧施工当中,工厂仅占地总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一期建成面积为15万平方米,产能为5万辆/年,二期建成后,最终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年。项目预计于2013年9月建成投产,首批计划投产的车型是奇瑞A1和风云2(A13),同时,将优先推出Flex车型。
作为连续多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冠军”,奇瑞已在海外建设了16家组装工厂(包括巴西工厂在内),而奇瑞拓展海外市场的案例,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最成功的“模板”。除了在巴西以“中国汽车最大投资手笔建厂”外,奇瑞还在埃及、乌克兰、俄罗斯和中东等地建立了组装厂,今年前9个月,奇瑞就超前完成了既定的全年12万辆出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