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在北京发布。该指南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由国家信息中心编制完成的。该指南的宗旨是通过全面阐释信息化城市基本内涵,构建信息化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描述发展路径和推进策略,推广信息化城市建设经验,引导和推动信息化城市健康发展。
在这次发布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认为中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而城市的过快发展导致了城市出现许多问题,比如城市过快发展和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作社会基础与信息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防治治理城市病,城市也要由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向信息中心转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张新红介绍了《指南》中的一些主要内容。课题组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城市经历这么多年,城市的目标却从未改变,就是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而信息化城市,是信息社会的城市,是指充分实现信息化的新型城市形态,具备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数字化生活等信息社会基本特征。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诞生,张新红认为信息化城市概念平均每5年变化一次,但这些变化的原因都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应用不断成熟的一个体现。在《指南》中,指出了信息化城市的8个表现特征,分别是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多中心化的空间布局、智能精致的城市管理、透明高效的政府治理、弹性软化的产业形态、和谐包容的社会结构、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高能个性的劳动者。虽然信息化城市是信息社会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建设信息化城市是重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城市发展汇总各类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张新红表示,《指南》中谈到了目前我国建设信息化城市的四大驱动因素:新技术的驱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现实面临的突出矛盾、寻求新的竞争优势。
《指南》还提出,信息化城市建设一般会经历准备期、发展期、提升期三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任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指南》将城市大体分为了"明星城市"、"潜力城市"、"问号城市"、"后发城市"。不同类型城市面临的发展重点不相同,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发展策略类型,如管理导向、产业导向、绿色导向、民生导向、品牌导向。
信息化城市建设主要是支撑体系、应用体系、保障体系的三大体系建设。《指南》中特别强调了,信息化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避免六大误区,分别是"条件不足论"、"技术决定论"、"投入决定论"、"产业至上论"、"工程先验论"、"概念唯上论"。
BNET认为《指南》中虽然也例举了不同城市和地区的信息化城市建设案例,从这些案例看到各地的探索路径。由于信息化城市的建设是一条不断完善的路程,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成熟额加大、信息化认识水平的不断成熟,管理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城市的建设才会渐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