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制造业思维改造PE“正统”
对于外界给九鼎贴上的标签—“PE公敌”和“工厂模式”,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刚困惑中夹杂着激动,“我们不过是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说这话的人不了解九鼎。”
吴刚说话简短直接。和他一样,黄晓捷、蔡蕾、赵忠义等几位九鼎的创始合伙人,均来自国内的非投资机构,这与投资界(微博)的海归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聚到一起的理由很简单:想把事情做好。
就是这么几个有点理想、纯国产的嘎小子,狼奔虎突,带领九鼎实现了中国PE界“最有效率”的扩张:创立4年多,九鼎在全国各省市设立30多个办事机构,构建了最庞大的网络,公司员工数量接近300人,行业投资研究和服务团队占团队人数的2/3以上。
2011年上半年,九鼎投资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投资管理了正道九鼎、昆吾九鼎、夏启九鼎、商契九鼎、周原九鼎、九鼎医药等多支人民币基金和一支美元基金。投资项目超过60个,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民营PE机构。
能够实现凶猛扩张,是因为九鼎打破了PE商业模式不可复制的瓶颈,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精英”模式的标准化、模块化之路,迅速超越了许多业界大佬,背后,吴刚们的生长逻辑到底是什么?
福特式革命:唯快不破
分析九鼎的可复制基因,创始之初的两个灵魂人物是关键。
现任九鼎总裁的黄晓捷,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折腾小买卖,黄曾经做过保荐人培训班,这类培训班跟风者很多,他就不断创新,推出模考题、冲刺班等,构建了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虽然这笔生意的盘子很小,但黄晓捷善于“无中生有”创造游戏规则的商业才能已经显山露水。
在黄折腾培训班的时候,吴刚也完成了从一个中专生到本科、研究生,再到投行、证监会的多级跳,“顺便”拿下注册会计师、律师证等职业资格。
两个人有一个彼此吸引的共同点:想象力极为丰富,不容易被框框套套限制住。
2008年,是公司战略形成的一个关键的节点。投资了金亚科技和吉峰农机之后,深圳创业板开张了。由于在管金融的部门工作过,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们,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发展将超过8000家!如果要赚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毛利非常高。但当时很多人觉得8000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尽管当时还是间孱弱的年轻公司,对市场的判断和野心让九鼎的合伙人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抉择:先跑马圈地,再去做精细化。发展早期,公司占的市场份额越大,就意味着可以控制的社会资源越多,就可以做得更大;如果小而美,但最终没有市场份额,一定很难成长为大型的企业。
规模化发展需要急速扩张。九鼎创立时的PE行业,一般的公司规模最大不过十几个人,从发现到调研投资,由一个人从头看到尾,考察一个项目几个月到1年并非稀罕事,吴刚把这种模式称之为“手工作坊”,也有人称之为“精英模式”。手工作坊虽然精细,但是不利于复制和扩张。
能否改变这样的局面?
吴刚发现,“手工作坊”适合做早期项目的投资,因为项目历史比较短,没有历史数据,只能天天和企业管理者泡,反复研究,所以花在企业身上的时间比较多。手工作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部分PE的项目主管都是精通投资而不一定精通行业,需要花很长时间熟悉行业。
九鼎的定位是投资中后期,pre-ipo项目居多,多年财务数据一目了然,黄晓捷后来总结,“当项目比较成熟时,就不需要行业专注,人人都能看得明白,这个时候适合大规模、系统性。”
规模化扩张需要标准化和专业分工,但这一向是制造行业的专利,类似的福特流水线模式在PE行业发酵,会生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小怪兽?
模块化生存
外界只看到九鼎后来在各个产业团队和流程上的专业分工,事实上,创立之初,吴刚便抛弃了投资公司所采用的合伙人各自带一帮人干活的山头制,每位合伙人变身企业高管,分别负责公司管理的一块职能,按照投前、投中、投后的分工划分职责,黄晓捷主要管融资,吴刚管风控,蔡蕾管项目开发,覃正宇管投资尽调团队,吴强负责投后管理,这些管理职能从2010年起,陆续形成项目委员会、投资委员会、融资委员会、投后事务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风控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避免个人决策风险的一次新尝试。
合伙人架构的建立,让公司开始真正向专业化分工发展。
发现项目阶段,九鼎模仿深创投与各地政府合作产业基金的做法,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办事处并派驻专业人员,在国内PE中首次尝试用拉网筛查的办法,选出各地符合投资策略的目标企业。此举遭到很多非议,认为破坏了游戏规则,但吴刚认为,九鼎发现了许多PE忽略的空白地带,有一些优秀的公司藏匿在二、三线城市以下,九鼎的庞大网络将这些看不见的目标企业打捞了上来,威丝曼、郎姿这样的服装品牌就是深入三线城市的发现,“我们每年要看几百个项目。”吴刚说,正因为项目多,可选择的范围广,才不会像某些同行所言高价格抢市场。
发现好的项目后,由产业投资团队跟进调查、研究和判断。按照吴刚的说法:每个产业投资团队的头必须是业界牛人,对行业理解透彻,熟悉业界的企业家、专家,懂行业各种规则。以九鼎医药基金总经理禹勃为例,加盟九鼎投资之前,他曾任职国家医药局、海虹医药电子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熟悉企业、医药品种、研发机构等。以禹勃为核心,九鼎医药基金逐步搭建了近20人的医药专业投资团队,成员覆盖研发、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在禹勃的主导下,九鼎一口气投资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等多个领域的10多家企业,包括浙江万邦、湖南尔康等优秀公司。吴刚告诉《经理人》,产业团队内部的分工非常细,医药行业的每个细分行业都有专人追踪研究,“专业化程度越高,越能缩短考察和决策的时间成本。”
懂专业的人不一定懂投资,懂投资的人不一定懂专业,九鼎将各种优势的人才搭配在一起,吴刚称之为“模块”,面对不同要求的项目,可拆分可组合。依靠这样的方式,九鼎迅速在消费、农业、医药、先进制造、新兴产业内,复制了各自在国内最大规模的专业投资队伍。
尽职调查阶段的工作,九鼎则交给40多名原四大人员为主的财务审计团队,不假手第三方来完成这个工作,吴刚的考虑是,每年九鼎看项目的数量庞大,和小公司每年只看几个项目截然不同,用自己的审计团队,既高效又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研。
专业分工协作的方式,大大提升了九鼎的投资效率。但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工厂化模式的确存在粗糙和忽略个人经验的风险。
正如黄晓捷的预言:先圈地、再精细,九鼎运营项目的模式,将从现在的分区域分行业调查过渡到更为精细化运营的产业基金,突出专业性,产业基金内部也要做流程分工管理。
复制人和章法
人和软性的标准是九鼎模式在复制扩张时最不可控的环节。九鼎试图通过培训来复制经验和优秀的员工,将人和经验固化为标准。
以投资经验中最关键的一环投资决策模式为例。吴刚告诉《经理人》,“他们只看到我们投资企业,但是背后的章法并不了解。”九鼎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被投企业的增长。举个例子,有的项目有很多并购的标的,有钱才能增长,所以上市后融资渠道很多,股权融资很多,债券融资也就打开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有大的增长。
第二是退出时间的远近、拟上市时间和锁定期长短。
第三是价格的高低。
这三点都是不能被完全量化的。吴刚说,三方面的条件组合在一起会有很多变化,“我们每次都会把增长、价格、上市结合起来考虑一个组合,哪个条件行、哪个条件不行,着眼点是不一样的,我们进去后做的增值服务也是不一样的。每个项目都有非常理性的框架支撑着。归根结底是为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主打的手段不同。”
比如入股过会失败的中国最大的家用桑拿设备生产经营企业桑乐金,目的是为了上市后尽快退出;而投资女装品牌郎姿,九鼎则看好其上市后的成长性,因为郎姿的经营者除了多品牌战略外,还计划一系列的并购,吴刚对他们的并购计划十分有信心,“原因是第一有经验,第二有钱,第三有决心,第四,做成规模效应后,设计、管理、系统、物流、可共用。中国本土女装行业的大企业很少,所以我比较看好郎姿。”
类似的投资经验,都会被写入九鼎的内部培训教材中。
其次是各个产业的经验与技能的培训,如医药投资的投资框架、财务基础知识;重点医药品种,比如OTC药、处方药、普药等,医疗企业部分的经验则包括医疗机构、行业格局、调查方式等,洋洋洒洒,非常详尽。
在培训方面,九鼎舍得花大钱,2011年上半年,员工培训的密度达到了每2周一次。九鼎还敢于放手给新员工锻炼,例如,新员工即可担任助理,参与项目实战。
吴刚相信,“九鼎人才的培养速度,肯定要比其他投资机构快。”有远见的公司会弯下腰打好基础。这也是九鼎成长基因里重要的一环。
尽管业内对九鼎模式毁誉参半,但一些新成立的投资公司已经悄悄开始模仿九鼎的商业模式,做投前、投中(尽职调查等)、投后管理的流程分工。吴刚仍然对九鼎的成长保持着冷静的理智:没有所谓正统,只要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好的,如果方法不管用了,就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