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Google、雅虎不同,MySpace这家新型网站的中心不是技术,而是人类的创造力。换句话说,MySpace好比一家好莱坞式传媒企业,在这里,拥有热情和创造力的人们竞相登台献技,没有人知道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
2003年8月15日星期五下午,MySpace正式创立。创立之初,MySpace模仿了许多同类网站,自身的创新并不多。创建MySpace之前,德沃尔夫的专长是发送垃圾邮件,安德森则负责一家色情网站。
2004年3月,MySpace在访问网页次数方面超过了之前的Friendster,成为最大的社交网站。
互联网本身的缺陷
2006年的几起关于MySpace的强奸案让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大发雷霆,他是位作风强硬的检察官。
布卢门撒尔登录MySpace后发现,MySpace用户无论儿童、成人,只要注册时在选项卡上“唯性主义”一栏打钩,就能轻松找到性伴侣。在这里,色情几乎泛滥成灾,儿童也能够加入成人聊天区,成人和儿童都在撒谎——年龄或其他任何信息全是假的。MySpace从未拿出半点儿力气去证实用户登记的年龄是否真实。
这让布卢门撒尔感到震惊。2月2日他发布新闻通告称,由于MySpace“向未成年人提供接触色情和其他儿童不宜的资料的便利机会”,检方将立即对MySpace展开调查。
这个调查通知发出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更加深了民众对MySpace的不良印象。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日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等都有所报道。用社交网络研究学者达纳·博伊德的话说,全美上上下下几乎都已被由MySpace引起的“道德恐慌”包围。
在批评风暴向MySpace袭来之际,MySpace拒绝走向镜头为自己辩护,这无疑会使自身的处境更为恶化。
继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发出公文的第二天, MySpace为改善网站的安全采取各项措施,MySpace建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筛选照片。并且把用户年龄限制调低到14岁,削弱了孩子们在填写年龄时撒谎的动机。此外,网站还禁止成人用户搜索幼童。
总检察长建议把用户准许加入MySpace的最低年龄提高到16岁。MySpace方面辩称MySpace通过设置较低年龄准入标准,能够有效说服孩子们填写真实年龄,再由网站为低龄用户提供特殊保护措施,MySpace反而会更加安全。
德沃尔夫在MySpace的安全问题上沉默了一个月以后,终于决定在3月6日接受媒体采访。他告诉美联社记者:“这不单是MySpace的问题,这是整个互联网的问题。”
他称父母应当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他说:“在商场里和陌生人交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同样,在互联网里,你也应当保持警惕。”
不出所料,德沃尔夫指责家长看护不周,更加激化了忧心忡忡的家长和国会议员们对MySpace的不满。总检察长布卢门撒尔火速发函命令MySpace立刻修改网站。
MySpace为了敷衍布卢门撒尔,悄悄地对网站作了多项修改:增添浏览器功能,禁止未满18周岁的用户选择“唯性主义”选项;免费提供过滤软件,家长下载后可阻止本地计算机登录MySpace。MySpace还挑出“浪漫和情爱”等特定讨论区,将其设置为成人专区。此外网站还加大力气通过在页面中搜索未成年人用语习惯,找出14周岁以下儿童的主页,集体注销。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悄悄进行的,网站从未发出过任何正式通知,目的是让MySpace保持其叛逆、年轻的形象。
但是3月30日莱文索恩揭开了MySpace的秘密。在美国银行大会上,莱文索恩公开宣布MySpace已经删除了20多万未成年人的主页和包含淫秽或色情内容的主页。安德森对此异常愤怒,他相信,像这样把MySpace描绘成受大企业集团监控的特务统治区,对MySpace的凝聚力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
工程师尼加姆着手在MySpace组建一支工程师团队——“红色纵队”——专门处理安全问题。他给“红色纵队”下达了一道微妙的指令:清理网站以取悦监管部门和市场人士,但是注意尺度,不可惊吓到不受各种清规戒律约束的广大用户群。
父母仅被允许看到子女登录MySpace时使用的姓名、填写的年龄和登陆地点。他们不能阅读孩子的电子邮件,甚至不能浏览孩子的主页。尼加姆说,他们的想法是“给予家长一个工具,强迫孩子和家长互相沟通”。
“红色纵队”给这个项目取代号“杨柳风计划”,并将之列入MySpace待开发产品目录。可惜开发师们手头已经有一堆紧急任务,从抵御黑客到升级广告系统,紧迫程度似乎都超过“杨柳风”。在这期间,各种对MySpace的批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国际化战略的失误
2006年11月8日, MySpace登陆日本市场,但是每个月的访客人数只有60万。仅创设日语版MySpace就耗掉了MySpace程序员3个月的时间,还耽误了其他必备工程的建设,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在MySpace安装Google搜索框。
默多克参加了日语版MySpace开通仪式,并出席了东京新闻发布会,他在会上宣布,新闻集团已和日本传媒公司软银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资产1000万美元的合资企业,合力经营日语版MySpace。
在数百万的MySpace用户心中,安德森代表着网站的灵魂。MySpace走向国际市场后,一定会在每个国家的分网站都设置一名“第一好友”,扮演安德森的角色。在日本,各位用户第一好友是名字是“奥齐”。而网站开通接近月余,奥齐仅积累了51470位好友——远远少于安德森在美国每天新增加的好友数。
6月,MySpace建立了英国分站,从此开始了它的全球扩张;8月,MySpace进入澳大利亚;9月,MySpace分别开通了德文版和法文版;11月,日语版MySpace问世。到年底默多克计划的终极期限已到,虽然距其10国目标还有5个国家未能实现,但是在第二年1月,MySpace疯狂扩张,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开通了在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和意大利的MySpace分站,也算是补交了默多克的“作业”。
2006年秋天,默多克派他的华裔太太邓文迪和MySpace的德沃尔夫、安德森一道前往中国,为MySpace寻找机遇。
然而即便有了邓文迪的加入,要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也仍然困难重重。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如Google、雅虎和eBay都在中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问题上摔了跟头。
中国互联网文化盛行匿名交流,网友不必公开自己的身份,即可在贴吧和博客发帖或发文。在西方,MySpace用户喜欢用闪亮的图片和个性化的布局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中国人普遍对这些东西不怎么感兴趣。QQ聊天工具在中国极为流行,它提供的私人交流平台才是大部分中国网友表达个人独特观点的地方。中国互联网顾问费佳明说:“在这里你不能老是说‘我自己’如何如何,或者‘我’要怎样与众不同,这里是‘我们’大家的空间。”
中国政府监管机构也要求MySpace在进入中国时寻找一家本地公司建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经过接近一年的谈判,邓文迪制定了一套创造性的合资方案:新闻集团持有MySpace China51.5%的股份,其余股份分别由IDG中国风投业务分支和前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首席执行官田溯宁的投资公司持有。
MySpace China首席执行官罗川表示:“我们在这边的团队将全权决定MySpace的经营模式、技术平台以及产品战略,这可能和你们在中国市场上见到的其他中外合资企业很不一样。”
罗川最终决定,仅采用美国模式,为每名MySpace用户设置一位“第一好友”是不够的。中国网友更喜欢待在群里,所以在中国,新会员加入MySpace的时候就自动加入了一个“群”。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中国的MySpace和Facebook有些相像,每名用户都必须依附于一个群——一般是大学或工作单位——而若想进入其他的群,必先受到来自那个群的邀请。
就在MySpace忙着扩展海外市场的时候,它的不少国际对手却已经到了家门口。10月,世界上最成功的交友网站之一,创始于韩国的Cyworld敲锣打鼓地揭开了美国版的面纱。
束手束脚的广告
2006年11月,MySpace击败雅虎,成为当月互联网访问页次最高的冠军网站。这意味着虽然雅虎的访客数仍多于MySpace,但是MySpace的用户们在网站停留的时间更长,这一点是广告客户们十分看重的。
而MySpace却存在一个巨大缺陷,即不能向外部开发商提供业内人士数值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即API。在没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情况下,MySpace的众多广告客户如果想让他们的主页带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借以吸引大量访客,那么就需要排队等待MySpace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建立定制主页。可是MySpace的开发人员早已不堪重负。
大部分网站如Google、雅虎等,都要付出巨大努力去区分广告和评论内容。但是在MySpace,广告就像一个猜谜游戏。由梦工厂电影公司为虚拟人物朗·伯甘蒂建立的MySpace主页就不能被贴上“广告”的标签。实际上,在MySpace很难分得清哪个是真正由电影公司创制的朗·伯甘蒂主页,因为MySpace中还有数十个由粉丝炮制的朗·伯甘蒂主页。
另外,广告客户的品牌名称在MySpace经常被滥用,这让他们十分无奈。可口可乐就是一例,MySpace.com/coke是内华达州23岁居民尼科的私人主页,MySpace.com/cocacola是一个名叫布里安娜的18岁女孩的私人主页,然而MySpace.com/Cherrycoke却是宣传樱桃味可口可乐的广告页面。在MySpace至少还存在两个反可口可乐的团体——一个叫做Killer Coke,另一个叫做Boycott Coca-Cola。
另一项广告客户经常用到的定向横幅广告,MySpace也不能提供。结果大多数MySpace用户只能反反复复地观看相同的横幅广告——通常是一张闪烁的图片推销屏保或者鼠标指针。这些低成本广告是互联网广告中的渣滓,又是第三方广告网络投放的滥广告。有些客户支付的价钱低至每千名观众5美分,还有的客户按点击量付钱,除非有网友点击他们的广告,否则完全不用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