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IPO,体积庞大,却是个没有装满的纸箱。阿里巴巴上市还需要通过疯狂收购来讲个圆满故事。
文_本刊记者 袁茵 编辑_秦姗
全球最大IPO正在拉开序幕。5月6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提交了IPO申请文件。据估计阿里巴巴此次最终筹资约150亿到200亿美元,超过当年Facebook160亿美元的规模。各大投行对阿里巴巴的估值区间在1500亿美元到2500亿美元之间。阿里巴巴的估值,很有可能超越美国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后者美国东部时间5月9日总市值为1344.80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阿里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涵盖零售与批发贸易两大领域。淘宝、天猫与聚划算,构成“中国零售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和1688.com,分别是国际与国内批发贸易平台;速卖通是阿里旗下的国际零售平台。阿里巴巴占据了中国在线购物市场80%份额,去年交易额达到了2400亿,超过了eBay和亚马逊交易额之和。
这些数字要支撑千亿市值,想象空间还远远不够。亚马逊除了电子商务业务以外,还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而eBay也拥有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在线支付解决方案系统,反观阿里巴巴,旗下最具想象空间的业务支付宝以及“菜鸟”物流却并不属于上市资产包。
即将上市的阿里巴巴体积庞大,却是个没有装满的纸箱,而且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的颠覆往往摧枯拉朽,阿里巴巴尚未在移动电商领域建立绝对优势地位,这样一来几大平台一旦被冲击,上市公司的想象空间就会急剧缩水。
阿里必须找到一些填充物塞进盒子防止此事发生。看看阿里的收购节奏,已经让人眼花缭乱。2014年初至今,阿里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360亿元,而去年全年投资并购耗资约135亿元。就在递交IPO申请前几天,它刚把中国最有视频行业标杆性的公司优酷土豆“拿下”,成为其战略投资者。几个月内,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高德、UC、华数传媒、恒生电子等公司上。这些公司都在其细分领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阿里还成功把新浪微博变成了“阿里浪”版,4月末微博已经在美国上市。
问题是,阿里往上市公司的壳子里填充的是泡沫还是黄金?
其中一部分公司可以很现实地填充阿里巴巴。这是阿里投资花费最大的一块,他们大部分是上市公司,或是即将上市,阿里所持股权有价格与之对应。仅计算上市公司就包括,优酷土豆为6亿美元,微博为7亿美元,文化中国为10亿美元,高德为14亿美元,合计为3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优酷土豆、文化中国、高德3家公司的收购均是今年完成。对于这三笔交易,许多资本人士认为阿里有做多估值之嫌,以使这些填充物看上去体积更大。
阿里方面对此的说法是,“收购是为丰富生态链”。在提交IPO申请后,阿里明确表示:“我们将继续通过战略投资和收购来扩大用户群,增强云计算业务,添加互补产品和技术。具体方向如移动互联网、O2O服务、数字媒体(娱乐)、类别扩张及物流。”阿里希望打造的生态链条也沿着这几条脉络展开。
数字娱乐是其中最抢眼的一个。上述能为阿里填充市值的公司中,有三个与文化有关。在阿里最近一轮结构调整中,由腾讯视频原总经理刘春宁挂帅的数字娱乐事业群成立,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团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副CTO姜鹏汇报,与阿里云事业群并列,音乐、读书、视频、游戏均被收至旗下。
数字娱乐是目前投资者最喜爱的方向,而且相对于实物电商,虚拟的娱乐产品也的确是阿里电商板块中应该扩充的方向。在新的事业部成立后,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推出了“娱乐宝”,看上去一个新的产业链已经浮出水面——从投资、制作、发行,再到渠道、终端、用户,它还可以和支付等上市公司体外板块连接。
另一条线是移动互联网。当移动互联网把现实生活和虚拟相连,人们逐渐发现大数据才是其中的关键力量。无论闯入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最终要的都是最多最全的数据。
阿里在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好的未来期许,如LBE安全大师、声盟、Quixey、陶陶搜、友盟、墨迹天气、UC等,他们多以参股形式完成。共7家公司。另外一些,如收购高德,是为了打造BAT竞争中的防御线。
参股打的是亲情牌。2014年3月,阿里云宣布联合高德、友盟、科大讯飞、UC、奇虎360等,推出移动APP开发平台“聚无线”,其中阿里云的服务器、储存和数据库,高德的地图、友盟的大数据统计和社会化分享、科大讯飞的语音、UC的推广资源,都将向开发者开放。这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在中国必须通过投资变得更牢固。
近期唯一的一笔全资收购是2014年2月时收购高德。高德目前能给阿里带来的入口作用并不明显,或者说为了入口,阿里像腾讯对大众点评那样入股即可。但阿里没有这么做,它要的是高德积累多年的数据资源。
地图产品拥有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信息,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在安全线上,BAT都是不计花费的。尤其对于阿里,数据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一个名叫“飞天”的数据迁移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在2013年末,高德的LBS也嫁接到了阿里云平台。
这一系列靠疯狂收购而来的填充物能否将阿里巴巴可能超过千亿的市值填满?
至少在概念上,阿里做到了。随着阿里收购的公司越多,人们逐渐淡化了它“电商”的标签,将其定位于和腾讯一样提供综合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但与腾讯系产品之间更紧密的关系相比,阿里系收购越疯狂,后续的整合效果就让人担忧:通过整合将产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打通就够难了,阿里将如何在这种松散的关系上搭建出新产业链,再将这些链条揉成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
一位研究阿里多年的美国投资人认为,“除了大数据外,其它整合至少不是阿里现在要做的事情,为阿里上市提供更好的素材才是这一轮收购的真正目的。”
结果谁知道呢?与雅虎的VIE风波还让美国投资者心有余悸,现在也不是资本市场的好时候。“大牛市里投资者会很喜欢这些让人欢欣鼓舞的概念,但现在市场不好,投资者都会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些收购,如果整合不好,投资者也未必对这些概念买账。”上述投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