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创业>文章页
汽车界应向郭敬明学点成功学
字号:

时间: 2014-07-23 来源:网易科技(科技、财经) 作者: 江小花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市场 成功
有人说,小四的成功是王蒙让他进了作协、黄永玉为他背书,等等种种,但我奇怪的只是,为什么要到了《小时代》这部电影出来以后,郭敬明成功学才终于成为一个标准的MBA教科书范例以及被传颂率极高的青年励志故事。

汽车界应向郭敬明学点成功学

  这次我们聊点成功学。应该说,在这个意义上,郭敬明获得正面评价毋庸置疑。

  我奇怪的只是,为什么要到了《小时代》这部电影出来以后,郭敬明成功学才终于成为一个标准的MBA教科书范例以及被传颂率极高的青年励志故事。

  这或许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电影比书要挣钱得多,即便郭敬明出道以来几乎每一本书都高居各大畅销榜前列,但在电影问世之前,更多公众大体上也没觉得他有多成功(所以咱是得好好考虑一下咱的未来了么);第二是,尽管在文艺价值上几乎是一面倒的否定;但在市场价值上却被无可争议地肯定,不管是小四的书还是电影,都一样——在这里。

  “黑猫白猫理论”的跋扈个案,让多少有点文艺情怀的笔者看得绝望,或许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对世界的解读体位了。

  就好比车,什么动力总成、底盘悬挂、驱动方式、核心技术,都是浮云,谁卖得好,谁就是好车……

  其实笔者今天想说的是,要做一个在价值和市场上相反相成到小四这样的极端,那绝对不是很多不阴不阳地写着郭敬明成功学的酸葡萄们,放下理想和文化的身段就能达到的,小四的青春富贵式成功,不是可以被复制的人生模版。

  不过他的一些做法,在咱们大汽车圈设计畅销车和做营销的时候,绝对值得借鉴。

  说到“借鉴”,这绝对是小四最富特点也最受诟病的一条……这个咱得说一句,现如今还想用“抄袭”罪名棒打小四的人,你OUT了,人家或许只是提前看到了主“编”时代的到来,而且实实在在是如此这般时代的国手级存在——编,本来就是信息爆炸时代最有价值的文字工作。

  在所有信息数据化的当下,“编”是最能帮助读者剔除无效数据、将海量信息变成针对性信息的桥梁。而要“编”得好,那可不容易。如果我来面试一个采编人员,我只有两道题,一是针对热点事件写一篇适合手机端阅读的稿子,二是连同这一篇,根据网上同主题内容,一起汇编成一个适合手机端阅读的专题,保证高下立现。

  话说咱大汽车圈,一直也有很多车企被质疑抄袭,特别是自主品牌:当初比亚迪抄袭丰田花冠,很多特约店还给人换丰田标;奇瑞qq抄袭雪佛兰spark,弄到打官司;长安汽车抄完了福克斯,抄马自达,如今已经抄到路虎了……这些个事儿说起来多难听,奉劝各位一句,“抄”,终归下品,咱们得“编”。

  譬如一个出色的文字加工者,据说是可以照着一篇成稿抄、抄出来就是一句都不一样的。我觉得吧,抄车这件事情,你可以抄车身比例,可以抄车身架构,这些是抄一款车的内蕴,但是那些设计元素,比如说圆圆的大灯啊,翘翘的尾翼啊,提拉式的车身线条啊,什么的,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整来避开抄袭的嫌疑呀,如果连这点设计工本都不愿意出,那还是别干了吧。

  总之一点,你通过汇编出来的车,总得比你的模仿原型要更有说头一点儿不是。就好像小四抄书,你看着那书是看不出多少话跟别人一模一样的,人家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也加入了很多咱们的读者确实喜闻乐见的桥段,只是通篇来看,让人恍然,哦原来这是临摹的谁谁谁……

  小四能取得成功,第二点要紧的是情商高,这一条咱们尤其要学习。

  据跟小四打过交道的我的一个朋友说,人家至少在场面上绝对是叫人如沐春风的,见了前辈就说晚辈的话,见了记者就说哥们的话,对谁都说人家好。

  譬如好多年前,莫言还不是现在这个诺奖得主的莫言时,小四就帮站过台,现场发言“我念书那会儿就读莫言老师的书了,他是我偶像,尽管我们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有很多青涩、不成熟的地方,但莫言老师对我们却一直持鼓励和期许的态度,我非常尊重他”、“莫言老师写的多是我们80后出生前或者刚出生时的故事,是我们的生命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我们充满神秘的吸引力”云云。

  这功力,多少人能达到哦。相比着力刻画逼格的韩少,小四那绝对是一个太好相处的名人了。

  有人说,小四的成功是王蒙让他进了作协、黄永玉为他背书,等等种种,但在咱中国,哪儿有人会这么来无缘无故的扶植一个没有什么家世背景的人呢,何况写作写得还不咋地。

  咱们做一辆车也是要情商的。比如像昂科赛拉那样的,好车嘛,但是一听他们日方的话就知道这车卖不太好。人家说了,我们是好车,不比卡罗拉什么的,我们要把车卖给真正喜欢我们的人——这话就基本上是歇菜的节奏啊。话说回来,好像笔者也常常这样说话,我深刻检讨。咱就得像雪佛兰那样说话,你看我这辆车,每一个螺丝都是用来衬托你的气质的呀。

  当然你也可以象大众那样说话,你也不用说我好,也别说我不好,哥们现在好着呢,咱们好好的,大家就都好。赞赞赞呐!

  还有小四告诉我们的是,你得瞄准了一群人来做你的产品。比如《小时代》,据说电影院里上坐的,8成以上都是年轻女性,这些都是看着小四的书一路哭着长大的呀。咱虽然做的是大电影,但是要的只是小时代,如果你号称拍一部电影给所有人看,那十有八九就得崩盘。

  做车也差不多。

  早个十年,你做一台车,最好能说成,这个人群也合适,那个人群也不错,谁来买我都适合。如今不成了,就好像林志炫的歌儿一样,唱得极好,但就是没特点,所以红也红得有限,永远成不了周杰伦啊、罗大佑啊这样的巨星。

  依我看,现在你出一款新车,虽说是针对大众口味,但是在传播上,就得弄得有腔有调,跟多定制化、多小众高端的感觉一样。这个调性一旦做起来,你反而就卖成大众销量了。你要是还像以前那样,你好我好他也好的,貌似谁都挺配,那除非性价比特别高,否则卖着卖着就卖成小众销量了。

  咱们国家的消费者代入感极强,就好像有篇文章说朴树的新歌儿《平凡之路》,人家是山珍海味、美眷香车之后,想想还是平凡的好,咱那么多平凡了一辈子的人咋还跟着哭了一鼻子。所以,只要你甭管在哪个点上,忽悠出了些街知巷闻的效果来,哪怕你说这车是卖给科学家的,最后也能变成国民轿车。

  最后,还有一条关键的——不用把产品做得太好。

  你看小四这么多年,从来——我是说从来笔者也没有听他说一句,自己的书啊电影啊的做得有多好。他说起来,都是这作品跟这一群人是多么相近、那作品和那一群人是多么合拍,他的采访就好像是在跟读者交流沟通——我们说的话或许你看起来挺LOW,但是我们就是聊得来,就是聊得HIGH,你死说教的边儿待着去。

  车也真正是一样的。但凡那些设计、技术好到没朋友的,那基本上也就是没朋友的。这不,奔驰新C,被外界捧着捧着好几个月,“美哭了”什么的,定了个价格就一下子吓退了一大票粉;宝马前驱,你看着,骂着骂着,等到出来了,人家给定个二十万出头,照样抢得跟不要钱一样。不知道有一个消费者规律你注意过没有,真正追求极致的,要么是没有消费力的,要么是消费力高到跟你没多大关系的。

  你要追求的消费者,就是喜欢你和他之间有一个沟通的余地。你写得太好了,他看不下去,你就得用他的话来写,他才能读得有滋有味儿。不过,这一条其实多数车企那是不用教也用得麻溜麻溜的。你只要仔细看一看,那些新闻稿啊什么的里面,有说这是我们专属为中国打造的全新车型,再看看配置表,花里胡哨的一大堆,核心部件……比上一代还降了?那都是高手车企,赶紧买他们的车去,他们才是有机会长期成功的车企。

  用郭小四的成功学来评价车企,最具有成功相的品牌就是:奥迪、宝马、雪佛兰、大众、现代……

  不服?可以去找郭敬明评评。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