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生活>品酷>文章页
华语荣光,文字力量
字号:

时间: 2008-06-12 来源:中国文化网

关键字:长恨歌 王安忆 作品 写作 华语文学 现代诗学 舒婷 诗歌

2008年3月16日,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提名名单揭晓。王安忆、舒婷、麦家、杨键、陈超、徐则臣分获年度杰出作家、年度散文家、年度小说家等奖项。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

  2008年3月16日,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提名名单揭晓。王安忆、舒婷、麦家、杨键、陈超、徐则臣分获年度杰出作家、年度散文家、年度小说家等奖项。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获奖名单

  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年度散文家:舒婷

  年度小说家:麦家

  年度诗人:杨键

  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

  最具潜力新人奖:徐则臣

  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在上海作家中,王安忆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她的不断给人惊喜的写作,她的寂寞独行的探索,她对文学时尚、媒体喧嚣冷静断然的处置方式,都让她的读者既钦佩又捉摸不定。钦佩的是她的才气,她的探索勇气,她对严肃文学的执著;捉摸不定的是她的"傲气",她的拒绝"热闹"的姿态,她不轻易接受采访的冷然……

  不愿重复自己。拒绝时尚和喧嚣。对写作以外的东西不善经营。喜欢精神历险。敏感、多思、谨慎……总之在很多人眼里,王安忆无法归位,王安忆特立独行。王安忆永远是未知大于已知。

  王安忆,上海人, 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黄河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等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喜宴》、《妹头》、《冬天的聚会》、《富萍》及其他 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文章《我们家的男子汉》已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忘记《长恨歌》吧

  王安忆这次获奖作品是《启蒙时代》,被《长恨歌》缠绕许久的王安忆终于可以走出《长恨歌》。自2000年《长恨歌》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王安忆就长时间笼罩在这部作品下,她由自豪,渐渐变得厌倦,进而变得有点生气,终于,她在上海发动了对自己这部代表作品的批判,她说《长恨歌》其实并不是她很满意的作品。"大家早就应该转移注意力了!我认为你们更应该关注《长恨歌》之后的作品。其实在《长恨歌》之后我写过很多东西,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奖是评给我《长恨歌》之后的《启蒙时代》,对我这段时间的努力是个肯定。其实,《长恨歌》没有什么大难度的,是在我能力之内,而《启蒙时代》应该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这次得奖算是让王安忆如愿以偿。

  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

  阅读生活,安静写作

  以王安忆的性格,她是宁愿隐在作品之后,与喧嚣保持一段距离的,而现在,同行们把她推到了前台,那么原先的宁静还在吗?王安忆直言:"对文学,我看得很神圣,有了这样一种对文学的心境,别的什么都可以解决了。而且我对写作的环境要求很低,只要有个能写的地方就可以了。"

  写作,成了王安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看她20多年来走过的创作道路,从《小鲍庄》、"三恋"、《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到《长恨歌》、《我爱比尔》、《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风格几经变化,即使最为敏锐的评论家也很难把她归为某类或某派。女作家方方有一次心悦诚服地讲:"王安忆的作品数量之多,风格之多变,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再做到这一点,她一直在改变读者的口味。"

  越走越独特,越走越成熟。这应该是对王安忆20多年来文学创作的一句恰如其分的概括。王安忆的写作,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地具有"精神书写"的色彩。她笔下的人物尽管都是些"庸常之辈":王琦瑶、妹头、富萍、阿三……但是王安忆却能从这些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发现"英雄性"--"在我看来,妹头就很英雄,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雄。她很勇敢,肯实践,很有行动能力……我比较喜欢那样一种女性,一直往前走,不回头,不妥协。但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一直往前走,也可能最终把他自己都要撕碎了,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现实中我没有这样做的勇气,在小说中我就塑造这样的人物……持久的日常生活就是劳动、生活、一日三餐,还有许多乐趣,这里体现出来的坚韧性,反映了人性的美德。"

  因此不写作的日子里,王安忆的"生活"是阅读和思考。她看大量的书,凡能在书讯上找得到的好书都一一买来看。边看边记笔记,边看边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我读我看》即是她阅读思考后的收获。她这样看读书--"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的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

  年度散文家:舒婷

  写散文算是老本行

  同样摆脱代表作阴影的还有诗人舒婷,终于走出《致橡树》,凭借《真水无香》击败拥有大批白领拥趸的安妮宝贝获得"2007年度散文家"称号。她在书里回忆了自己的故乡,她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诗歌和散文的关系问题,她很赞同的一句话"诗歌是丝绸,散文是棉布。有的时候我们热爱丝绸的抚摩。现在似乎是棉布更适合人类的身体。"《真水无香》一书出版后,部分媒体称它为"舒婷首推的第一本散文集",其实舒婷的第一本散文集是《心烟》,舒婷表示"写散文也算老本行了"。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只想继续保持对诗歌的敬畏

  鼓浪屿似乎是舒婷的生活基地。在近年的文学作品中,一些是跟随都市化的步伐,另一些作家则是回归到自己熟悉的故乡、家园。对于作家的生活基地在写作中的意义,她认为:"我个人深信,地缘对于作家的影响与生俱来,不容否认。好像胎记,不管别人能不能看得见,也不用经常伸手去确定,它终生都在自己屁股上。人们形容土壤肥沃时,常说'插一根木棍就能生根开花',我不就是那一根幸运的木棍吗?我知道自己并无才气,读书不多,先天与后天注定了是平庸之辈,写作对我,大概只是顺应自然的一种简单生活方式罢。"

  对于当代渐渐式微的诗歌作品,舒婷说自己已经很少阅读:"主要是,我右眼高度近视1800度,左眼黄斑裂孔接近失明,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在缺少诗歌阅读和暂停诗歌写作的情况下,我只想继续保持对诗歌的敬畏,保持对诗歌敬畏最简单的方式是:洁身自好。人慢慢老了,笔渐渐钝了,外面的世界越加精彩了。精彩得和你没有关系。于是,继续安安静静孵自己的蛋。"

  年度小说家:麦家

  麦家,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从军17年,辗转七个省市。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1997年转业,定居成都,现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等150余万字。作品曾多次获奖。《解密》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第一名;中篇小说《陈华南笔记本》获新加坡"华语文学奖";电视剧《地下的天空》(编剧)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等。 其笔下人物均系一群智力超群、敢于与世俗抗衡的英雄,文风智性灵异,偏执不羁,是中国"新智力小说"的开创者。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深受观众喜爱。

  麦家能获得评委会的青睐显然无法离开影视剧的影响。麦家的《风声》同名电视剧在全国热播,深受观众喜爱。《风声》让《人民文学》打破了该刊58年的历史惯例,首次完整地推出了一部长篇小说。

  评委之一、《收获》副主编程永新的评价可能更能说明问题:麦家的小说,是中国小说探索20年来的一个结晶,是具有闪光性的作品。在余华、格非等先锋作家纷纷退向传统的时候,麦家却保持了一种难得的探索精神。

  杨键(1967- ),当过工人,曾游历新疆等地,多年研究佛教,现在家专事写作。

  杨键的诗歌有一种恬淡的柔顺之美,但也不乏喟叹、冷峻和孤绝。他心怀悲悯的简朴书写,起源于对这个时代残存的文明和教养的忠诚守护,也是对山水自然、人间大道的热爱和敬畏。他的语言温良、清雅,胸襟平和、宽大,对汉语之美存着谦逊,对现世浮华不失清醒,在描写一种普遍的悲哀时没有怨恨,在聆听人类的苦难和昏聩时懂得慈悲,在喧嚣的世界面前,也深知静默是一种力量,无声也是一种语言。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诗歌集《古桥头》,是自然、现实和记忆的镜像,也是诗人明心见性、持志前行的精神缩影,里面既有杨键审视自我的勇气,也有个体对决时代潮流时那种无法掩饰的失败主义气息,或许,在无情处用情,在失爱中坚持爱,在无所希望中辨明希望,正是诗人的骄傲和诗歌得以存续的重要象征。

  不断失去故乡的人

  杨键曾在工厂工作了13年。但这段经历对于他的创作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想从他的文字中找到这一印痕是困难的。他说:"我在机器边上呆了13年,但我的心,不在那个地方,我找不到土壤可以扎下根来。"于是,他感到了一种漂泊,"普天之下,没有哪个地方比工厂更陌生了"。

  杨键所说的"根"是什么?是故乡。在他看来,工厂没有萦绕在中国人脑海中的故乡的概念,城市也是如此。"虽然我可以看到楼,看到人,但都是陌生的,无法看到土地的气息。"他说:"我的诗根本就不发生在城市,而是在荒郊野外,发生在郊区。"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乡土的眷念,充满了对那些可以成为故乡幻象的意象的热爱和敬畏,如古桥、池塘、山巅、河柳等。可现实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导致这些我们最珍爱的东西、像根一样的东西在不断丧失。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境遇中。"因此,他称自己是不断失去故乡的人。

  如今杨键信佛、吃素,在偏僻的城市安静地写作。有人认为他是"归隐"人。杨键坦言:"这是一种误解。我并非是一个躲在山里的人。我有根,但无处扎根。我跟中国所有的人一样,都处在一个飘零的状态,有家难回的状态。"但他对现实一点也不悲观,在他看来,当今的时代在经过百年动荡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回归到零,而这正好是一个真正的起点。"这些东西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它。"

  这种认识影响了写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杨键开始写诗时,就深受西方的诗歌影响。虽然现在还在不断了解西方文化,但他意识到,创作的根还是在中国传统,"基本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里面了,越来越迫切地想回到母体"。几番风雨飘摇后,他深深感到:"我觉得二十世纪是一个丧失母体的时代,我们已经到了向古老文明回归的时候了,这是几代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

  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

  "陈超的文学批评洋溢着一种诚恳的感悟力,也充满理解、对话和价值确认的渴望。他持续二十年的先锋诗歌研究,是对正在演变的诗歌事实的艰难指证,也是对这个时代想象力的高度、诗歌精神的宽度所作的卓越解读。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批评论著《中国先锋诗歌论》,以诗歌史写作的庄重和对个体写作者的关怀,从先锋诗的困境、可能性的激烈论辩中,为当下复杂的诗歌境遇重新确立起了方向感。同时他对众多诗人的再阐释,使那些孤独的灵魂获得了当有的尊敬,并使一种深入生命的写作远离了被遗忘的命运。作为少数几个能直接影响诗人的批评家之一,陈超自由、独立的学术旨趣,醒目、活跃的创造精神,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诗歌研究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意义"。

  陈超,195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论著《生命诗学论稿》、《打开诗的漂流瓶》、《二十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诗集《热爱,是的》、《陈超短诗选》等。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等多种奖项。

  陈超的学术研究主攻现代诗学,所出版的专著和论文,力图探索和建构跨文化语境的现代诗学体系,其中,以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和泛修辞学批评的有效结合,引起汉语诗界的关注,建立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此外,还以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更新和带动了国内"解诗学方法论的转型"。《中国先锋诗歌论》上篇"历史语境中的诗与思",是对80年代以降,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下,先锋诗歌发展中的几个彼此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下篇"先锋诗历时性线索中的'范型'",是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锋诗歌发展史上的几位标志性、代表性的诗人的研究,并试图在论述时以个案带出史的线索。论述过程专业性和可读性、学理性和时效性并举,勾勒和阐释中国先锋诗歌发展的概貌,为此后对先锋诗歌做进一步的历史和美学评价,提供相对可靠的起点或某一角度的参照。

  陈超对先锋诗歌的解读,力图避开既有的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解读套路,转而发掘诗歌美学自身的演进理路,回归艺术本身的历史感受与诗学阐释,表明了中国当代诗学新的学术趋向。

  北京青年作家徐则臣是此次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一匹"黑马"。起初,他并未进入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候选人大名单。到了终审评议时,在林建法等四位评委的联合提议下,被遗漏的他方才进入提名,并终获殊荣。

  他的作品"标示出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而"随着徐则臣在稳重与冒险、写实与虚构之间的进一步抉择,他的写作也正在重新出发"。在徐则臣看来,好小说应形式上回归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也就是说,小说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意蕴丰厚,具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但在形式上不能特别花哨。

  徐则臣,1978年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为《人民文学》杂志编辑。

  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小说集《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山花》、《大家》、《钟山》、《上海文学》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短篇小说选刊版》、《散文选刊》等刊物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学年选和选本。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并于2005年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盛典o2005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提名。

  徐则臣是近两年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人。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他不仅写出了这一人群的艰难和心酸、尴尬与无奈,更写出了他们的正直和坚韧,善良与仁爱,写出了他们面对困境不死的精神和做人的尊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作为一个富有潜质的文学新人,他的作品也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批评家李敬泽称其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一根筋"写作

  1997年,徐则臣还是大学中文系本科的一名学生时,便有一个理想:写小说。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看书、写作,互相交流。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文友早已各奔东西,而他坚持了下来。"我是个典型的'一根筋'的人,做什么事都是一口气做到底。"他说,对文学的坚持最主要是因为喜欢,"兴趣牵着你走,赶着你走"。

  刚开始写作时,徐则臣认为:"我以为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我都能写,只要它来到我的笔下。"回想当时,他说:"年轻气盛,无知者无畏吧。"很多时间里他都是埋头看书,琢磨,写。如果觉得还能看的,他就寄出去。结果,石沉大海。"我当时想,一定是写得不好,人家不用。也没觉得有多大打击,继续看,继续写。"几年后,无意中他发现自己已经上了轨道。今后呢?"十年都过去了,那就继续写下去吧。"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长恨歌相关文章

作品相关文章

写作相关文章

华语文学相关文章

现代诗学相关文章

舒婷相关文章

诗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