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管理> 文章页
中国式降薪风暴的反思
字号:

时间: 2009-03-09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金融危机 降薪

除此之外,以下也是中国企业高管薪酬的待破难题:

难题一:限制高管权利的挑战,改变薪酬决策机制

中国很多金融企业里面出现高管薪酬虚高现象的根源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合理的薪酬决策机制。在民营金融企业中,股权过于分散带来了薪酬的虚高。因为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自己踢球,自己吹哨,自己付薪,像某保险公司等企业高管薪酬的虚高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而在国有金融企业中,所有者的缺位带来了高管薪酬的虚高。国资委需要价值回归,扮演好所有者的角色,建立合乎价值的薪酬监督和决策机制。

难题二:发挥独立董事在薪酬委员会中的作用

独立董事要成为薪酬委员会的主力军,并保证价值中立,做到不仅“独立”而且“懂事”,这样才防范“内部人控制”、“董事长一手遮天”、“经理人滥用权力”以及违规交易情况的发生。进而,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维护薪酬委员会的公信力。在企业中构建以合格、负责的独立董事为主体的薪酬委员会,引入会计事务所、咨询机构和法律机构等利益独立体对企业高管和企业董事会进行管理监督和评定。

难题三:实现薪酬透明化的挑战

高管薪酬的透明化也是高管薪酬价值复位面临的重要挑战。隐性收入是国企高管薪酬的重要部分已是不争事实。只有薪酬见得了阳光,企业才能健康成长。高管薪酬的透明化要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实现津贴、福利等隐性收入的阳光化运作。以美国思科公司高管薪酬的批露为例,它由三张表格组成:EIP薪酬预测表(显示了基本工资的决定方式,由目标奖励比率、公司绩效因子、客户满意度、个人绩效四个因子构成,并详细列举了不同高管的各个因子的贡献系数)、股票期权表(包含当期所获得的期权和基于未来绩效的预测期权)和总体薪酬表,实现了高管薪酬决定程度和结果的透明化。而国企一方面缺乏薪酬决定机制,另一方面对薪酬结果包括福利、津贴等收入的披露不足。

难题四:调整薪酬结构

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货币报酬激励与非货币报酬的平衡,实现保留与企业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的有才能的核心人才的目的;其次,改变薪酬支付方式。强化股权等长期激励工具,减少短期现金激励,引入奖金等递延支付工具,将企业高管与公司长期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难题五: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自动降薪机制

企业向高管支付高薪意味着高管要相应地创造价值、承担风险责任并履行权利职责。企业高管同样要承担起负向指标,为经营结果负责,建立起高管薪酬的风险机制。要正确认识到高管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价值创造的收入,另一方面来源于风险责任带来的收入。

高管薪酬要依据“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自发调整。看得见的手就是市场规律,看不见的手就是社会道德和规则。因而,“一元”年薪并没有普遍意义。只有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效益,依据价值规律和国企特性确定的能够自发性调薪的薪酬制度才有实际意义。

难题六:强化绩效与薪酬关联性,建立四维绩效管理体系

危机时期,强化绩效与薪酬的关联度,建立起绩效考核的信任基础,对保障高管薪酬激励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所有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达成一致心理契约的前提下,实现绩效、薪酬、企业发展的高相关,还需构建四层面的绩效管理体系:

1、构建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既要关注企业短期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企业长远的发展,以战略为导向,建立企业绩效管理模型,以达到提升员工、团队和企业绩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2、构建基于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绩效管理体系。基于EVA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点在于明确了股权资本成本,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尊重。使用EVA绩效管理体系能够规避企业高管对利润的操纵,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短期行为的倾向。

3、构建连续性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是连续性的经营主体,衡量企业高管的绩效不能局限于时间点,而是要考核企业的连续性绩效。

4、构建基于相对绩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当前的绩效管理体系多基于绝对绩效,即以员工完成了既定绩效标准的多少作为衡量员工绩效水平的标准,进而决定薪酬支付水平。这种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体系对外界环境迅速变化的弹性适应化程度相对较低。在金融危机下,相对绩效优势更为突显。

Reply to Story

评论

    暂无评论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请首先 登录 注册

相关视频

    暂无相关视频

扩展阅读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