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人世界里相对比较知名的国际品牌,联想(LENOVO)与宏碁(ACER)在全球IT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其各自之创始人柳传志以及施正荣皆被称为内地与台湾的IT行业教父,后者更可以被称为华人品牌国际化的先驱人物。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最近两三年间这两家公司的市场态势,我们不难看出宏碁攻势凌厉,而联想则显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两者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名次的探花之争看似差别并无太大差距,实质上两者间的高下似乎已经日渐明显。
联想集团2005年收购IBM的个人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部门,并对公司的英文名称进行了变更,将难以在国外注册的LEGEND变为LENOVO,并在国际行销巨掣奥美的帮助下初步实现了向国际品牌的转变。由于收购中获得了一些关键技术以及绝大部分IBM个人电脑部门的人才(包括日本的大和研究院),联想产品的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越,在工业设计方面也有长足进步并凭藉内力以及外部设计顾问的共同努力揽得一些国际性工业设计以及创新奖项。
联想在被人视为蛇吞象的并购高手的同时也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占据探花的位置一段时间。联想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的顶级赞助商,在都灵冬奥会以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也出了一下风头,也让世界开始熟悉LENOVO这个标识。不过,北京奥运会尚未预热,联想就早早宣布不再续约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无论是在奥运圣火海外传递过程还是北京奥运会期间,联想都似乎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联想其时已经感觉到北美市场因为次贷危机带来的凛冽寒风,已经准备冬眠保存实力,但是同时也显现出联想的执行力不够。
宏碁(ACER)趁机宣布接下联想的棒,伦敦2012年奥运会就在ACER强势市场欧洲家门口,这个村是不能错过的。作为欧洲个人电脑的第一品牌,ACER的成功既有偶然因素,但是可能更多的是必然。意大利人兰奇已经为世人熟知,这位ACER的首席执行官深谙欧洲市场之道,并且连亚洲新兴市场也摸得很透。
以欧洲为例,欧洲人身材高大,对于笔记本的重量并不是很在乎,就算女士背着沉重的15.4寸屏幕重量达3公斤以上的也不在少数,所以笔记本以大屏幕为主。虽然各家笔记本厂商都主推大屏幕,然而ACER的低价路线以及密集的经销商网络是其他各家均难以企及的。欧洲先前的PACKWARD BELL,以及近期紧追的西门子-富士通电脑(富士通2008年末宣布收购西门子-富士通的全部股份)、华硕、美日韩品牌还有联想在欧洲市场与ACER的差距都非常大。2007年开始,金融风暴从美国开始蔓延,商用机器市场首当其冲,联想旗下的THINKPAD和THINKCENTER位列其中。
消费者笔记本市场由于价格雪崩而日渐红火,其中又以ASUS最先吃螃蟹、ACER坐收渔翁之利的上网本市场为最。无论是欧美市场还是日本市场,最受关注并且最畅销的都是上网本。ACER在上网本市场上的攻势远比拓荒者ASUS来得凌厉。由于2007年通过收购美国GATEWAY并因而获得 PACKWARD BELL而智胜联想对PACKWARD BELL的洽购,ACER因而一举超越联想而跻身行业三甲之列,并且拥有ACER, GATEWAY, EMACHINES以及PACKWARD BELL四个品牌,为价格战建立了很好的品牌阵列。
在欧洲,尤其是新兴的中东欧市场,EMACHINES可以用来作为低端价格战的很好棋子。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价格低廉的物品(“吉芬物品”)通常走俏。不过,如果说ACER的东西都是吉芬物品,那似乎也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因为ACER其实也有自己的高端产品,比如与法拉利公司 CROSS OVER营销的ACER-FERRALI笔记本,价格昂贵。(同样做的还有华硕,ASUS-LAMBOURGHINI也是一个CROSS OVER的范例,这些和SAMSUNG-Giorgio Armani; LG-PRADA等与欧洲一线奢侈品品牌CROSS OVER的战略如出一辙,这也是这些品牌在欧洲跃升顶尖品牌的绝佳成功尝试。)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