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短期看,这对于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的确是相当不错的一笔交易。但就长远发展而言,如果供应商不能够从价格谈判中获得足够的回报,那么整个供应体系的厂商对于产品的投资和创新将受到阻碍。由此甚至造成一种现象,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将价格视为高于其他一切,从而引起一连串向下发展的螺旋事件。想想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事实上,这也将最终影响到它们奉行的采购哲学。
考虑到如此发展下去,双方的交易将会严重失衡,大多数供应商叮嘱自己的销售人员,绝对不要向特定的汽车制造商透露关于企业创新的任何信息。这不仅因为供应商无法通过创新得到应有的回报,也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如此,汽车制造商将迫使他们更改现有的合作合同,将创新方案列入合同内容。
相反,其他外国汽车制造商一直以来都愿意给供应商一些奖赏,只要供应商能够为汽车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带来价值,做出贡献。因此,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和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能够引领许多方面的创新,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北美的汽车制造行业想对自我彻底地进行改造,那么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就必须改变双方打交道的方式。比如,底特律的汽车三大巨头必须考虑,是对采购部门的采购激励机制修修补补,还是完全抛弃,脱胎换骨地进行更新改造。与此同时,它们需要更好的“计分卡”(scorecards),以便奖励那些为自己带来价值和创新的供应商。
供应商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教育采购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帮助对方明白这是一桩明智的生意,因为它“花得多也得到的更多”(pay more for more)。历史证明,供应商不能够指望采购商自己认识到这一点,而是要用行动主动告诉他们。
一位在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之一工作的采购经理这么告诉我:“我们不介意为供应商支付更高的价格,如果他们能证明自己的产品最终能帮助我们降低成本。但是,判断为供应商支付更高的价格是不是明智之举,并不是我们的任务,而是供应商的任务。”
对于供应商而言,这其中涉及他们创造的经济价值的记录,或者通过零部件,或者通过服务,比如减少废料和减少作业环节,或者采用了可以让市场运作更有效的模式,或者提高了燃油利用率,诸如此类,往往是汽车制造商难以很好了解和认识到的。在这些方面取得成果的供应商,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新一轮的研发投资,从而为未来的创新和增长创造条件。否则,那些高工资国家的高质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旦与低工资国家(例如墨西哥、中国、印度和东欧国家)的低质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对面进行竞争,仍将会丢掉自己的生意。
这种改变不仅仅具有可能性,人们越发认识到这种改变的迫切性。若想不经过一番改变,又希望在现有的危机中出现真正的创新,让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米尔顿·科特勒是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总裁,
斯蒂芬·罗斯先生是科特勒咨询集团华盛顿办公室董事,汽车行业实践领导人。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