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不少国际企业收购人家品牌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它,“雪藏”它;而我们不少企业却以收购和使用人家的品牌为荣,还想全力发展它。
鲁柏祥:收购企业是要把他们的牌子摘掉,换上我们的牌子,让人家为我们贴牌生产。现在不少企业收购了人家,还强烈要求他们的品牌名称给我们用。你出钱出力还抢着给人家贴牌,人家不是更开心吗?
不少企业把品牌理解为牌子、商标,其实它们只是品牌的表现形式而非本质。“品牌”用希腊文翻译过来就是“烙印”的意思,可见品牌是一个烙印,深深地打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有那么容易就改变吗?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软实力支撑,怎么维护品牌的形象?如果我们只是收购品牌后“消化吸收”,那么品牌形象就无法被提高,几年之后这个烙印就会慢慢淡化消失。等到它消失了之后,你是否会跟着消失?你的企业出钱帮助人家延长了生命,最后自己也搭进去了。我们要吸取二战后日本企业在美国“抄底”失败的惨痛教训。
《浙商》:既然品牌无法收购,那么企业“抄底”到底是“抄”什么呢?
鲁柏祥:我看好资源型的收购。经济行为的本质就在于资源的短缺,“抄底”的关键是收购了之后怎么办。简单的收购只是一个财富的分配问题,而没有增量。因此,对于资源性的并购,我们要有能力让它升值,否则总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浙商》:有些企业试图通过“抄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鲁柏祥:延长产业链的说法我是不赞成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他们却试图去做大而全的事情。难道收购的企业就是为了与自己配套吗?这样的企业还有竞争力吗?我们要的不是简单计划式的资源配置,而是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市场竞争力;否则,宁可去买也不自己做。
《浙商》:怎么判断“抄底”是贵还是便宜呢?
鲁柏祥:只要有市场有价值,再贵也不贵。在许多情况下,贵的往往是有道理的,要知道别人也是明白人,“买家没有卖家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资本已经不再是老大,需求资本、知识资本才体现企业真实的软实力。“抄底”,是用自己的软实力去撬动人家的硬实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缺乏软实力,硬碰硬地“抄底”,今天看似价格便宜,但明天可能更便宜。
苦练内功,走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的品牌发展之路,才是中国企业的出路所在。“制造”更应以“智造”为基础——智资以求,走品牌发展之路!
《浙商》:判断贵不贵,关键是看未来能不能升值。在您看来,“抄底”有哪些风险?
鲁柏祥:对!你可以收购别人的今天与昨天,但你收购不了别人的明天!
“撼山容易撼心难”。中国企业海外抄底,最大的风险不是资本,而是社会、文化、法律、政治、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定是先进的替代落后的,而不可能倒过来。在抄底并购中,门当户对的匹配非常重要。金钱在一定意义上更多代表的是数量而非质量。在并购抄底问题上,有必要把“敢为天下先”改为“天下先才敢为”,这样“抄底”可能更有胜算。因此,大家都对海外“抄底”发热时,浙商更需要理性的冷思考,而非狂热的、一窝蜂的瞎奔。
外包给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来看,都是双赢。但是理解...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