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纪录就是拿来破的。
截至9月23日晨,这部名为《建国大业》的国庆献礼片上映6天半,票房已超过1.5亿。前3天半的票房破1亿,这已经刷新了中国国产片纪录。
中影集团的乐观预计是,本周内,票房将超过2亿。
一部严肃的政治类题材电影,何以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迷思。如果明星多,就是其成功的商业逻辑,这虽是事实,但却不是这么简单。至少还有一本外界仍不明了的经济帐。
盈亏线:1.4亿?
票房是一连串数字,确是与影片所讲述的谜一样的历史一样,令人着迷。
9月16日下午两点,《建国大业》全国首映,半天之内票房即达1477万。一天半过后,全国总票房升至4500万元,三天半后的9月20日,票房收入上超过一个亿,达到1.035亿元,刷新了一年前《赤壁上》“四天过亿”的中国内地票房纪录。
到了21日,关于该片票房最终可能突破5亿的预测也在业内出现。
《建国大业》投资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下称“中影集团”董事长、该片导演韩三平胜利的笑容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此时,一般与总票房成正比的拷贝发行数也达到了中影集团的历史最高。
韩三平在多个场合对媒体乐观地估计,这部电影投资3000万,只要票房达到1亿元即可盈利,说明主旋律影片不依赖政府支持就能赚钱了,实验就成功了。
按照中国电影票房的分成模式,院线和电影院拿走55%,影片制作拿到45%,扣掉相应的纳税额,票房1亿元大概可以带给影片投资方近4000万元收益。
韩的这一算法并没有问题,但只是一种算账方式。
本片的另一个投资方向本报透露,若考虑该片的实际投资额和宣传推广费用,并以此计算,结果获将出人意料。
“《建国大业》实际拍摄投资为3700万元,中影还为它投入了2000万元的宣传费用。这些也应该计算进去。”两项投资相加是5700万元,以投资方分成票房40%-45%计算,加上扣税,那么《建国大业》的票房至少要达到1.4亿元左右,才能刚刚实现盈亏平衡。
按照韩三平的公开说法,“票房过2亿另一场合说法为1.8亿就可以给演员补发片酬”,影片出品人的投资收益将接近150%。
“实际上主旋律影片要盈利,不一定需要这么高的票房。”上述投资方人士表示,只要拍摄计划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甚至像《建国大业》拍摄计划这样得到来自相关部门的指导,则影片还会得到一定的补贴。
这位投资方人士以另一部主旋律影片为例,该片投资800多万,票房1300多万,在一般市场运营时是亏损近300万元,加上政府补贴后,该片出品人还略有盈利。
但无论上述哪一种算法,其实都隐藏着中国电影圈内的“账本”秘密。
零片酬模式:反市场化运作的历险
平均每分钟蹦出一个明星,“眼睛一睁,姜文出现了;眼睛一闭,刘德华过去了;再揉揉眼,成龙、黎明、章子怡扎堆冒出来了。”看过影片的网民如此形容。
如此强大的阵容,不要说在一般主旋律影片中此前难以觅见,就是在一场商业大片中,也是难以承受的巨大片酬。
创意源于三年前。
2006年,两个作者开始“极其秘密”地商量写一部“前途未卜”的电影剧本,并通过关系找到全国政协,详细汇报这一计划。
根据《建国大业》编剧陈宝光的回忆,2007年年底,他们将这个创作计划向全国政协提交报告。
2008年10月,剧本创造完成后,全国政协领导再次批示,认为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之际,拍摄一部反映创建人民政协事业的影片有着重要意义,并要求全国政协大力支持该片创作,并以文史学习委员会为主予以积极配合,提供翔实资料,“争取创作出一部精品力作。”
与此同时,此剧最后花落中影集团。韩三平,这位身兼中国最大电影企业的董事长亲自出任总导演,开始为该剧寻找演员。
按照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经验,该片的票房前景与一般的商业大片不具可比性。所以韩三平在与后来在影片中饰演蒋介石的张国立洽谈时,给出了一个较低的片酬价位。
其时,张国立与著名导演冯小刚合资了一个影视制作公司,投资过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片酬已是他的众多收入来源之一。
当时韩三平和张国立谈片酬。张国立后来回忆说,既然是向国庆献礼的影片,又是投资方之一,片酬这么少,干脆就不要了。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张国立的投资人身份被披露。但他拒绝对自己的投资分成作出估计,有报道称,张国立的投资比例为10%。
但最重要的是,张国立无意中提出的“零片酬”概念,对此后参演该片的其他明星“行情”产生了影响,韩三平陆续向明星们发出“零片酬”的号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建国大业》强大的背景,全国政协在文艺界非同寻常的号召力,以及中影在国内影业圈内的特殊地位,多个重量级因素叠加,使韩的提议获得热情响应。
对于剧组来说,“零成本”使用这么多明星演员亦可谓千载难逢之机。双方一拍即合,以至于最后,《建国大业》的演员名单差不多成了知名度的试金石,没能挤进“172名明星演出阵容”的演员,便有在电影圈内“不够红”的戏谑。
以明星演员饰演历史名人,过去常为历史题材影片导演们所不取。但这一次,依靠特殊背景和资源条件整合的172位“零片酬”明星,造就了这部主旋律影片超常盈利模式中的关键节点——最小化的成本和最大化的票房保障。
有人逐一计算这些明星的身价后估算,如果发片酬,至少要发到3.5个亿。
中影的盈利谜团
中影集团显然此次《建国大业》的大赢家,但并不是唯一的。
虽然这部投资不过几千万的影片宣传时只看得到韩三平和中影,但《建国大业》的出品人却有6、7位,投资方更是多达十余位。香港娱乐大亨杨受成、林建岳,上影集团,演员张国立等都是投资方。
有报道称,张国立的投资比例为10%。而据记者了解,上影集团的投资比例则在10%以上。
而在该片首映礼上,韩三平专门点出杨受成、林建岳的投资方身份,二人的投资份额基本不可能低于10%。
再考虑到影片剩下的数位投资方,可以粗略计算出,中影的投资份额至多在50%以下。作为一样投资人,在影片分成时,中影不会比其他投资方有更高的分成比例。
“我们不出头,只投资,默默挣钱就成。”一位出品人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所以,对比中影所投入的巨大资源来看,其实际效益未必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丰厚。
而中影集团本身的经营状况也一直与其“行业老大”地位不完全匹配。
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中影集团利润总额尚未达到亿元这个级别,对比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同年2.16亿元的利润,数字不免显得“尴尬”。
两者同为国企,常常出现在同一部大片的出品人名单里,也包括《建国大业》。
再考虑到中影进口大片经营权、6广告经营权,令人不禁好奇,这些“垄断经营”其经营效率的追问。
“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它的投资额度水分一样多”该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中影的《赤壁》为例,其拍摄投资总额一度风传为8000万美元,但其上下两部影片内地票房不过5亿多元,即使考虑海外版权,该片似乎“亏损严重”。
但实际上,《赤壁》的投资收益及其可观,因为其实际拍摄投资额仅人民币1亿多元。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宣传的数字都不可信,商业影片的投资额都往高了说,主旋律影片的投资额都往低了说,公开的票房收入全都高出实际数字。”该位业内人士感慨道。
虽然中影近年在一些商业大片的投资上收益颇丰,但其他一些投资则不然。
以“中影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建国大业》的后期音乐就在这里制作。
该基地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杨宋镇,距离北京市中心45公里,总占地面5、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20亿元,它被媒体称为“只是中影集团庞大电影产业链上的一环”。
对于其他行业的龙头,建一个投资20亿元的基地或许不算什么。然而,据记者掌握的数据,中影集团2008年的营业总额不过7亿多元;根据其发债的财务公告,其总资产至2006年年底不过28.66亿元。
该基地20亿元建设资金中,有约5亿元来自发债,每年财务成本约5、600万元;如果基地以20年为折旧期,则每年计提1亿元;再加上它的运营费用,基地每年成本为2亿元。
但外界还无从知晓这个基地的盈利模式,或许人称“韩爷”的韩三平有其更大的战略规划。
接受媒体采访时韩三平曾表示,其有国有产业经济情结,“这是高于电影情结的,我不相信国有企业做不好,我不相信公有制就彻底不行了。”
中影在前几年上市失败后,于2008年再次开始筹备上市。
外包给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来看,都是双赢。但是理解...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