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70和80后的管理暗战?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09-09-30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70后与80后的管理暗战”。这与现阶段公司的人员结构,组织设置不谋而合,70年代生人(包括老板)为主体的管理层领导着80年代的青年人,职位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观点的不同,注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在内部论坛里,看到几则跟贴留言,讨论着下面的话题。

80后:“虽然我们常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但这样的话不太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好多人会因为压力太大,而选择放弃,甚至于会选择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因为现在的人的思想和以前不一样了,比较现实,选择的机会多一些,尤其是80年代以后的人,想着没有谁开谁不能过。”

70后:“长期以激励为主使一些人已经认不清自己,亦有压力就承受不了,甚至还要流动,其实早该流动了,我们公司太安逸了,看别的公司的流动,如果一个人员没有经历过其他公司,就不懂得珍惜,早晚要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是80后的,大多数人与我们没什么区别,大家所说的优点并不明显,那凭什么对他们就一味的迁就,不能批评了。”

80后:“有压力才能有进步,要看压力的大小,如果一点儿压力都没有,也许是岗位不重要或个人对工作不太认真,但也有可能是公司给的任务不足以成为他的压力;但承受压力也是有度的,太大的担子可能会让一些人受不了。”

字里行间,一条主线,里面尽是80后的宣言,看看刚刚作的HR半年述职报告,近70%的80后生人,已经成为公司的有生力量。所以他们的观点,他们的压力、他们的喜好都成为了管理部门开始研究的课题。

看到中国 经营报的新一期“新管理”版,热议的正是自己所关心的关于年轻职场人的话题:“70后与80后的管理暗战”。这与现阶段公司的人员结构,组织设置不谋而合,70年代生人(包括老板)为主体的管理层领导着80年代的青年人,职位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观点的不同,注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压力和动力的矛与盾

有压力才有动力,对于70后人来讲,这样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尽管也是有过青色年纪,但出入职场的一段时期,大多是很快的融入环境,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有抱怨也有牢骚,但也是图一时嘴皮痛快,思过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但这些对于80后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如同上述同事的想法,压力太大的时候我会选择放弃,太大的压力下我会说不。这些做法到底是否对与错,没有现成答案。比较70后前辈,这一代人的自我意识抬头,权衡的结构更多是从自身承受和利益出发,单从这一点来讲也许是个性的解放,民主意识的觉醒。

但实在的讲,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421家庭,他们的职业机会已经越来越紧张,找工作不难,一份好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再加上未来不确定的生活负担,现实严峻的很。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日渐浮躁的社会,相当大数量的80后还在观望和迷茫之中。想到了《穿prada的女魔头》,80后看了会振奋于安吉最后的爆发,炒老板的鱿鱼,但结果怎样呢,因为压力放弃,重新选择。但再次的选择何尝不是轮回啊,前度刘郎复又来,女魔头不再,天桥不再,但无论是纽约客还是其他,职场的路注定是崎岖不平的,告别女魔头,下一个是更加“狰狞”的男魔头,你别无选择。

有的80后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不了自力更生做掌柜。想法很好,但随即而来的更大的生存压力,更多湮没了一颗颗年轻的心,人生豪迈从头再来,更多是不负责任的励志,当真的要面对现实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似乎原来比女魔头更加可怕。

同样联系到所从事的HR工作,几乎每一个招聘HR的广告都会有着这么一条:要求能够在高压力下激情的工作。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在现代社会,承压性已经成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关键的素质,特别是高级职位,收益高,风险大,压力大。但如果只是不计后果,率性而为的话,那我想80后的未来确实令人堪忧。职场不是家,老板不是父母,按规则做好自己的事情,that’s all(仅此而已)。

刚上班一年的时候,70后的自己也曾和同事不堪企业的“压迫”,酝酿着逃离所谓“非人道”的世界,但好在适时坚持了一下,没有偏离方向。今天再回顾这段压力生活的时候,更多的是会心的一笑,彼时的幼稚一览无遗,和同事讲到这段往事的时候,他已经是在上海,五百强企业的HRD,“初出茅庐的我们当时不懂得,还好我们学会了坚持,否则现在的情况,不得而知。”压力本来就是职场的试金石,如同99度和一百度的关系,差那么一点点,但谬以千里。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