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乌合之众,把煤气化技术给搞了出来。”8月29日, 科达机电(行情 股吧)(600499.SH)马鞍山煤气化项目投产典礼前,锣鼓喧闹声里,郝来春对着一众机构投资者和媒体记者,把“乌合之众”这个词咬得很重。郝是广东省经贸委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
科达机电的一众高管,对此并无不悦。他们咧嘴笑着、干脆自嘲,整个团队就是“一帮土匪”、 “一帮狼”。确实,传统陶瓷机械制造和清洁能源系统生产之间的距离,就像科达机电总部广东佛山到煤气化设备生产基地安徽马鞍山的距离。而在国际和国内生产技术均不成熟的情况下,要想搭上“重二代”的快车,科达机电注定走的是一条荒蛮之路。
科达机电的两个灵魂人物是瘦小而低调的董事长卢勤和高大而相对高调的总经理边程。1992 年,卢创立了科达机电的前身科达五金机械厂。1998年,边程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辞职出来加盟科达机电。低调的卢勤把一切在公众场合演讲、致辞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活儿都推给了边程,只恨不能披上隐身衣。两个人一起赶路,倒还算默契。
2002年科达机电上市,当年产值2亿元,利润2000万元。可是,公司只有“抛光线”一个主打产品,缺少新的赢利点,增长乏力。苦寻之后,科达机电又找到陶瓷机械领域的“压机”和“总线”两个项目。“压机”上马之后,一度保持了每年50%的增长。而到了2006年,科达机电又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许多商业教科书,都将机械制造业当作案例,因为机械制造,常常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成本难于控制。科达机电上游的供应商一度有13个品牌,因为每一家使用的量都不大,价格总谈不下来。最终公司决定选择一家性价比最高的公司,80%的供货都采购这家企业的,其它20%的供货再选择其它企业的产品,这样仅变频器的成本就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总成本降了下来……
等到2007年年初,一回头,他们发现科达机电在业内已经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可是,一抬头,也碰上了天花板——继续在这个行业领域内发展,就是做到世界第一,年产值也不过就是二三十亿元。还要再次上马新项目。
这时候,边程遇到一位年过七旬的“煤气化”专利技术持有人。那时,卢勤正在国外。边程给卢勤打了一个电话,“你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做?”卢勤问边程,“项目做成了如何?”边程答,“做成了,市场空间和陶瓷机械那就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了,市场空间太大了。”没费太长时间,两个人在电话里讨论后的一致意见是:上马煤气化项目。
“一期投入二个亿。争取明年年底前有十个亿的产出。三期总投入将达到十五亿元以上。我们将在马鞍山打造一个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规模的节能环保的公司。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工作……”边程在开业典礼上的慷慨致辞,赢得了许多掌声。
“科达机电的陶瓷机械生产,走了一条从Chao到Chao的路。第一个Chao是抄写的抄。第二个Chao是超越的超。”科达机电董秘周鹏足够坦率。不过,“煤气化”在全球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虽然美国、德国很早就开始研发,技术也不成熟。业内公认做得相对较好的壳牌的煤气化设备,在中国也被认为是失败的。
选择了全新“重二代”之路的科达机电,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努力。煤气化项目上马以来的两年半时间里,边程和整个团队的日子远不像投产典礼那天那么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