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必须继续下去!”
这是德鲁克为《管理未来》这本书所设计的一句座右铭,德鲁克解释说,“管理者的‘演出’就是能够取得成果的有效行动。帮助管理者在混乱、危险、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中采取行动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帮助他们取得绩效,这正是本书的目的和使命。”因此,这本书的内容都围绕两个目标而展开:一是向忙于工作的管理者解释,如何看待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二是如何采取有效行动——在哪些方面需要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在哪些方面需要停止行动。
尽管这本书名叫《管理未来》,实际上很多内容现在读起来,感觉其实讲的是“管理现在”,因为大部分的文章是德鲁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写成的,德鲁克谈到的很多关于未来的变化和趋势,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当然,德鲁克并不同意“预言未来”这种说法,因为在德鲁克看来,当时所有谈论的问题都已经发生,“只是他们的全部影响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也正是德鲁克这种察古知今、察今可以预知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和洞见,使得《管理未来》这本书中的很多见解,对我们今天的管理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
德鲁克在《经济学的缺陷》一文谈到:要是有人在1925年请教经济学家一个问题,得到的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答案:“我不知道”(至少是个谦虚的答案)。1929年大萧条后,一种“知道各种答案”的经济学开始发展起来。但是,“经济学开始行不通,每当我们应用经济学时,他总是不灵验。现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所有的经济理论都假设:主权国家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独立生存,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事实上,未来社会已经“把国内经济及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因此,“宏观经济理论不再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政治领袖没有一套可以信赖的经济理论,这是许多企业家并不知道的事实。”结合德鲁克的观点,来审视自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的经济形势,我们不得不佩服德鲁克的宏观洞察力和远见卓识。
在《触手可及的未来》中,德鲁克分析了5个将会出现深刻变化的领域:(1)互惠将成为国际经济整合的核心原则;(2)企业会通过联盟的方式将自己融入世界经济;(3)世界将经历数量最多的、最为彻底的公司重组;(4)管理层的责任和合法地位面临挑战;(5)国际政治和政策的迅速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了应对全球整合和公司重组这些变化,“未来的企业将遵守两条法则”:一是将工作移往人们居住的地方,而不是移到工作的地方;二是把那些不能提供高级管理职位和专业晋升机会的工作,分离给外部承包商去做。
“我们必须以生产率和创新这两座灯塔为指标”,“它是未来的方向”。关于生产率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生产率问题,德鲁克认为,“工作智慧”已经成为推动生产率爆增的主要力量。要提高知识与服务工作的生产率,就要“对工作任务进行界定,专注于工作,界定绩效标准,让雇员参与生产率提升并把他们当做最重要的创意源泉,每个雇员以及每个工作团队都要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和培训。”关于创新方面面临的挑战,德鲁克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创新至关重要”,而企业家的创新不能迷信灵光一闪而大获成功的神话,而是要进行“有组织的放弃”,并且“视变化为机会”。“每家公司,无论是做什么,今天都要具备系统的企业家精神,进行有目的的创新。”
因为在信息和知识社会中公司管理架构的颠覆性变化,未来管理的趋势是“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层级以及普通管理岗位的大幅削减”,未来管理岗位和专业岗位的不稳定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中层管理者昨天的“终身雇佣”也一去不复返了。公司和管理者都必须面对这种挑战,管理人员要学会“管理上司”,这既是下属经理的一项责任,也是下属经理能否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未来的高效经理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素质呢?德鲁克认为,除了现有和需要的技能之外,还需要三种新的技能:一是“外出式管理”,二是“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三是“把学习变成制度”。管理者的学习是一种“更新性学习”,既要学习和培养工作技能,也要“接触不同公司中以不同方式做事的人”,以面对多种观点和挑战。
总之,面对未来经济社会环境中的种种剧变、动荡和挑战,管理者的“演出”必须继续下去!
转自 世界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