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教育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张磊向母校捐款888万8888美元,这是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这则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中国网友的热烈讨论,他们对于这名高材生的善举意见分歧,有的对他这么做感到不满,有的则认为无可厚非,如今舆论导向已逐渐转为针对中美大学教育体制的讨论。
第一, 美国名校大都是私立学校,主要经费靠捐款,而中国名校基本都是公立的,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运营,对校友的捐款依赖性低。
美国大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顾名思义,公立学校的经费由州政府和市政府补贴,因此学费比较便宜。私立学校经费自筹,依靠高额学费和私人捐款。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他们的生存的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在于靠捐赠。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若学生交不起学费,付不起生活费,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
这些大学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校友捐款呢?这跟它们无孔不入的校友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外高校的校友会,在学校办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哈佛为例,校务监督委员会由30名成员组成,大多从毕业的校友中选举产生。校务监督委员会举行定期会议,就有关大学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提出建议。这从制度上确保了大学校友会在办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影响学校的发展战略。而另一方面,校友捐赠率则用来衡量校友对学校的忠诚、热爱和感激,反映校友对母校教育成功的认可。在美国,不少名校的校友捐赠率为30%~40%,普林斯顿校友捐赠率排名第一,高达61%。
当然,要获得如此高的捐款率,校友关系网的健全也必不可少。国外大学的校友会往往都有求职网络,能帮助本校毕业生通过校友关系找到工作。提供了帮助,当然也要求“回馈”。一名2006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到上海的中国学生就说,每过几个月他都会收到来自耶鲁校友会的信和一本制作精美的校友杂志。信的第一段通常是对耶鲁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变化的介绍,而从第二段开始必定是希望各位校友慷慨解囊。校友会会很有计划性地让你从一开始就养成为母校捐钱的习惯:一开始工作,你的薪水并不高,但即使只是10美元也是你对母校的支持。就这样,校友们就逐渐陷入了校友会设下的“圈套”,养成给母校捐钱的习惯。
反观目前国内的高校校友会,其募集资金的体系很不完善,校友服务学校参与教育只是零零星星。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高校一方面要明确校友会的地位与作用,比如成立包括校友参与在内的学校理事会;另一方面,必须使校园成为关心、帮助学生成才的所在,从而增强校友的认同感。另外,我国的大学虽然重视与校友的感情联络,但是在呼吁校友支持学校发展、为学校提供捐赠方面,却陷于“君子不言利”的思维怪圈,认为向校友“要钱”伤感情。这种落后的思维不仅阻滞着大学对校友资源的正常利用,也无助于在校学生回报母校观念的确立。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国的大学首先应向美国大学学习的是正确的校友联络和发展观念,鼓励校友在其能力范畴之内回报社会、馈赠母校。
第二, 国外有校友捐款的传统,而我国校友捐款传统尚未形成。
张磊为何不向曾培养过自己的国内母校捐款?我们认为,除了张磊本人更认同耶鲁外,还与我国的传统有关。在我国现阶段,校友捐款传统尚未形成。
向母校捐款,其实可视为教育的回馈,乃至身份认同。但并非人人都会本能地对母校产生这种回馈意愿与身份认同,因为母校可能是一个毕业生的精神源泉,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毕业生的人生驿站。一个学生对其母校的情感并非天然形成,这取决于母校对其产生的精神影响。
捐赠传统的形成,还仰赖于学校、政府为劝募所作的长期努力。劝募当然不是简单地道德鼓励,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比如税法优惠,比如名誉称号。单以名誉称号来说,不可将之视为空虚和毫无意义的虚名,因为名誉称号有可能使一个人随着自己所捐赠的事项一起被载入史册,是将金钱变作精神财富最便捷的手段。换言之,捐赠对象有值得捐赠的价值,并且能对捐赠者产生精神上的丰厚回馈。
第三, 美国校友捐款的钱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作为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校友为何会捐款?校友怎么肯捐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耶鲁将校友捐款所得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其中一部分用在了缴纳不起高额学费的贫困生身上。据报道,从2000年起,耶鲁开始对希望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推出一揽子经济资助。家庭收入低于4.5万美元,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即使家庭收入超出4.5万美元,也只需支付学费的10%到20%。他们(在耶鲁这样的学校)把着重点放在自己培养的学生身上,依赖于学生的捐款。他们的原则永远不会告诉学生,你应该给我捐款,他们只能做的一件事情是我要先为你付出,就像张磊最初的启动资金也是来自于别人给他的捐献。” 美国名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的作法是:全免!理由大致有两条: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们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第二,如果你真没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而反观我国部分高校,其负责人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比如建设豪华建筑包括奢侈的校门等,在这种情形下给中国高校捐款,让人担心所捐款项不能被用于教育事业本身。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还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现象,严重制约科研能力与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在官本位体制盛行之下,所捐款项究竟能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上发挥多大效用,也让人怀疑。当人们对捐赠抱着这样的担心与怀疑,其向中国高校捐款的积极性也就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另外,我国的助学贷款也不如美国名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暖心,当然这与我国人口基数大等国情有关系。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象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
第四,美国设立完善的校友投票董事会制度
美国的名校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所以,耶鲁的毕业生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而在我国高校,学校领导的任命全都靠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中间的不为人知的内幕我们无法想象。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根本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