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并跃居全球第三经济大国地位,中国商管硕士(MBA)课程的供与求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中国各商学院的掌门人在为MBA课程的快速发展感到欣慰之同时,也为如何完善课程而孜孜探求办学良策。
中国在1991年首度引进MBA课程时,只有区区90名学生报读。但此后课程迅速发展,仅去年就有大约25000名学生报读中国的商学院;同时,商学院已增至100多间,提供了众多的课程选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相信,中国的MBA课程报读人数还会持续攀升。
针对市场对MBA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商业经营日益全球化的大趋势对MBA毕业生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家商学院无不绞尽脑汁提升MBA课程的质量,以争夺更多的生源和培训出更能适应实际商业环境要求的商管人才。
在商学院的各种课程改革之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是“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 -- 纷纷与国际顶尖商学院合办课程和开始强调培养学生兼具“软硬技能”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抢先一步的包括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长江商学院等。
清华大学的钱颖一在INSEAD学院新加坡校区参加亚欧商学院院长峰会期间向「智库网」表示:“看到第一批参加清华-INSEAD学院合办的EMBA学位课程的学员今年一月毕业了,我们感到很高兴。”他指出,第二批学员目前正在INSEAD的新加坡校区就读,而第三批学员正在热招中。
钱颖一提倡学术多元化。除了与INSEAD的合作外,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还和多所顶级商学院有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与麻省理工大学(MIT)合作的MBA课程、与哈佛商学院合作的EMBA课程,还有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交流计划。
同样,上海交通大学也与麻省理工大学合办名为“中国制造业领袖”的双学位课程。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介绍说:“这是把美国的制造业领袖项目吸引到中国来。培养模式、案例、教材、实习,还有专门成立的企业委员会,都是用MIT 的模式,但培养的是中国的制造业领袖。”
中西合璧
这种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在当今的全球化市场环境下尤其适用,尤其是鉴于当前的金融危机更加突显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一些商学院,至少是顶级的商学院,设计课程时都兼容并蓄,涵盖中国根基和全球视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招收的外国学生占学生总数40%。院长鲁道夫·克勒梅 ( Rolf Cremer)说,学校最初只招收中国人,但后来开始接受其他国籍的人士报读,因为他相信这将使课程更加多元化。
“虽然没有量身定制的中国会计学、中国经济学、中国市场策略学等,但是通过教学,可以把会计、营销、金融等理论结合到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包括体制、文化、语言及法律等方面”,他补充说。
克勒梅对中国政府的开放办学思想表示赞赏。“在中国特有的国有制度下,政府允许本国大学与国际接轨,与外国大学联办MBA课程,引进一些全新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我认为在这方面,政府的开放态度值得赞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成立于中国的独立商学院,秉承的却是西方的国际标准。克勒梅表示,学院就像一个“特别教育区”,把外国商学院最好的理念和实践引进中国的同时,研究和探讨如何把国际水平的管理学教育应用到中国本土的商业实践中。
兼容并蓄
北京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同意克勒梅的看法,他认为课程的设计必须兼容并蓄。
“比如说,西方的管理学研究得比较多的是跨国公司或是现代企业,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研究得很少。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只贡献了25% 的GDP,75%的GDP贡献来自国企和民企。所以西方的理论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项兵指出,全球化体现在两个根本的变化:其一是跨国公司正在整合中国和印度,把他们纳入全球竞争版图;其二是中国和印度的本土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并可能在未来颠覆多个行业。不过,他同时指出,这是西方学校不太了解的。
智商与情商
除了关注课程的兼容并蓄外,多位院长也留意到中国学生在“软技能”方面有不足之处。
譬如清华大学的钱颖一就指出:“他们在某些方面能力很强,但在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就比较欠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些软技能不太重视。现在开始我们非常重视。”他解释这源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孩子们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里成长,培养软技能的环境严重缺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克勒梅表示赞同,指出单凭“功能性知识”在国际化经营环境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有一日他们突然身处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南美或是非洲等地,在那里经营业务,那(软技能)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技能之一”,他补充说。
杭州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重鸣指出:中国MBA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往往比西方MBA毕业生略逊一筹。“我们经常收到人才市场的反馈,中国商学院学生理论成套,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强调培养的是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长江商学院在这方面领先一程,他们率先把人文、宗教和历史的课程系统地引入MBA和 EMBA课程。
项兵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一种全球视野。这就包括宗教和价值观。我们需要放远目光,新一代的商学院的关注点要超越为股东创造价值。”
项兵认为,思维的拓展和解放跟传统的管理问题同样重要。“我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和印度的智慧可以起引领作用。文艺复兴是可能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也许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