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企业聚焦>文章页
邓锋对话周鸿祎:中国为何没有Google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6-10 来源:《中国企业家》

关键字:战略层次 职业经理人

与美国相比,中国创业创新环境的掣肘在哪里?文化基因?市场环境?这之中,投资人有什么责任?企业家又何为?

还有一个更坏的例子就是电信运营领域。虽然互联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可还是出现了很多家很大的上市公司。但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电信运营商寡头垄断,又没有建立共生系统,只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几乎没有其它公司生存的空间。

周鸿祎:这可能跟目前中国所处的商业阶段有关。在美国,早年的蛮荒时代,也是比较血腥的、赤裸裸的竞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大家逐渐发现,只要你本分地守住自己的一块地方,就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如果你总想着把别人干掉,反倒更容易失败。中国现在呢,还处于早期阶段,感觉机会特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把别人干掉,就像囚徒困境,如果我们俩不合作都能利益最大化,那一定不合作。

我觉得现在中美两国公司还是境界不一样。美国大公司贡献了很多开源的东西,这也是美国的力量。中国很少公司贡献开源,而是拿来别人的开源改成自己的。美国也有谷歌、苹果这样的巨无霸,但是它并不妨碍创新。比如谷歌虽然有巨大的流量,但它从来没想要做一个站内搜索,自己建立一个门户,把流量倒过来。所以,才会有Chrome,才会有Android,这对它自己有巨大收益之外,对整个行业是有巨大贡献的。你看中国的领先公司,它才懒得去创新,等你小公司做得差不多了,它再做。
邓锋:的确,国内互联网对于一些小公司的机会的确是越来越少了。大公司可以采取后发制人的方式打败别人。但是别的行业不是这样,比如比亚迪做汽车电池,别人也可以做,比亚迪就是打不死它。

周鸿祎:谈到巨无霸的问题,有一个现象:最近两年,在互联网、电信等领域有几个公司,跟政府关系走得比较近,很快就成长起来。所以总有人问我,这种背靠政府资源做企业会不会成为未来一种趋势呢?我觉得,目前成功的都是个案,历史证明,这种靠人脉而不是靠人气的生意,在中国真正长大的不多,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你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但是你如果很依赖,那你就很脆弱。

邓锋:至少在互联网领域不必担心国家队的问题,比如,新华网,还是做不过新浪、搜狐吧,包括视频领域,国家也投资做视频,但是还是干不过其它企业。

周鸿祎: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国家队的那些人能像我们创业者这样一天工作12个小时吗?时刻都在思考工作的事情吗?不可能。我还是觉得市场的力量是最大的。

VC为什么PE化

邓锋:记得我们投开心网的时候,不断有人问我,你怎么挣钱。他首先想到的是短期内如何挣钱,而不是想如何增加流量和用户黏性,而这才是更重要的。当然,他这么想也没错,短期内不能挣钱,你的团队怎么养活?投资人也不愿意给你投钱。整个环境就是这样。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战略层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