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运营管理> 文章页
金斯瑞:实验室工厂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 时间: 2010-06-18 来源:中国企业家(北京)

标签:职业经理人

金斯瑞:实验室工厂

站在镜头前的章方良,身穿白大褂手拿量筒,摆出做试验姿势,一开始他还显得有些不适应。做实验对曾是科学家的他来说,并不算件难事,难的是面对镜头。现在,章方良的身份是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以下简称金斯瑞)的CEO,一家致力于为生物创新药提供研发外包服务(也即为CRO:合同研究组织)的公司,商业层面的事情占据了章的大量时间,距离上次做试验已经有很长一阵子了。

其实,金斯瑞的商业模式并不难理解,但是“蛋白”、“抗体”、“基因”等行业术语的参入,让金斯瑞的业务模式变得有些晦涩。“我们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帮医药企业实现‘一站式生物药服务外包’。”章方良说。

目前,金斯瑞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生物CRO公司,在海外市场也有不少的大客户。尽管不方便透露具体的名单,但章方良强调国内外知名的制药企业都已经是自己的合作客户。从公司创立到现在,金斯瑞保持着每年100%的增长速度。然而,提到医药研发外包,很容易想到在这一领域首创“中国”模式的药明康德(WX.NYSE)。有消息称,药明康德将被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RL以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交易预计在年底完成。

“商业模式有相似地方,我们竞争的地方不多,他们做化学药,我们专注生物药。”章方良说,两家公司都是为医药企业提供研发外包,然而,具体流程和方法上,化学CRO从化学合成分子开始,而生物CRO则从基因合成,到大分子的蛋白、抗体研究。这是个新领域,成本相比会高一些,但可能为一些疾病难题找到新的解决路径。

然而,这并不是金斯瑞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外包公司,金斯瑞选择差异化切入,同样一个项目,相比医药公司自己研发,金斯瑞不仅在报价上低很多,且流程的效率更高。“在技术上、人员上,我们都不比先灵葆雅这种大公司差。医药涉及很多领域,某些技术上我们非常领先。”章方良补充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药厂都养得起研发团队,我们是一个公共的研发平台。”

“我们的研发容量很大,几百家公司的项目可以同时做。”章方良解释说,公司并不像药明康德一样,根据不同公司项目分成“默克组”、“辉瑞组”,而是将一些项目分解流程化。“把基因、蛋白等分开,各自研发,最后像‘和面’一样组合起来,就像组装一台汽车。”

在这种模式下,研发可以规模化,这也是公司强调的模式创新之处,章方良称之为“实验室工厂”。

不可否认,研发创新药风险极大,尽管市场有着极大的需求量,但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公司并不算太多。“国外一家大型制药公司开发新药,已经做到临床二期,但没被(药监部门)通过,结果前期投入的几十亿美元都没有了。”章的助理周蓓给记者举例说。同时,研发过程也是反复试验和筛选的过程,失败的几率也更高。

2002年,在美国先灵葆雅从事科研工作的章方良离职创业。金斯瑞(原名:金思特科技)三位创始人中,两个都曾是先灵葆雅的科学家。创业之初相当艰难,没有钱,也没有实验室,什么都得自己动手。章方良的第一单,是给一家技术上有困难的中国厂商做研发,前半年就赚了几十万美元,公司就此起步。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