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并报道“了不起的(商界)小人物”,是《创业家》杂志的一条编辑方针。“小”就不知名,“了不起”就是“新”,就是有颠覆性、有成长性。同事们常打趣说,我们不追星,我们是“星探”,我们在“造星”。按理说,这样的编辑方针,应该很受“了不起的小人物”欢迎,中小创业者更需要关注,起码他们不会像大人物那样难以接近。但是,创刊两年来,尤其是创业板开启近一年来,“小人物”也常让我们的记者生发出挫败感。遇挫的案例多了,我的微博上这样的困惑也多了起来——
2009年12月15日:数据生意是个神秘的高回报生意吗?今天专程到上海拜访一家金融数据服务商,创始人对这个行业和企业的状况守口如瓶,戒备万分,好像是做某些特殊行业的!真不知道是这个创始人个性使然,还是这个行业水太深?
2010年6月10日:彭博也是从草根而不是精英线路发展起来的。可是,为什么中国的草根创业者如此战战兢兢?他们在怕什么?
大家看明白了,这几条微博都和一个创始人有关,他就是万得资讯创始人陆风,本期《创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
坦白说,关于这期陆风的这组文章,《创业家》酝酿近半年,初稿写出来也两个多月了。我们相信,陆风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草根创业者;万得是中国最具创新性的金融数据公司,也是最可能崛起成长为“中国彭博”的本土创新者;我们这组稿子是比较客观甚至是对万得略含敬意的。但是,我们仍然踌躇再三——实在是担心由此给陆风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伤害来自哪里?或者说,陆风们在怕什么?
第一怕有关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增发牌照。万得从事的金融数据服务行业,是中国经济转型最为需要的服务产业,因而也是政府有关部门比较重视的产业。重视的表现,一是加强管理,二是增发牌照,以前不用审批的需要审批了,以前民企能做的现在不允许做了,以前不要牌照的要牌照了,有时候还是几个主管部门同时发、抢着发,创新成本陡然增高。而创新的产业,往往是在边缘地带跨界地带发起,难免草根、打擦边球,政府重视下出台的管制规则,很容易扼杀草根式的创新;
第二怕央企或权力PE蜂拥进入。在太阳能、风能领域,领先的创新企业在政府重视新能源之后日子很不好过,主要是央企和地方政府支持的企业蜂拥进入,行业竞争格局陡然白热化焦土化,大家谁也活不好,领先创新者后续创新乏力,也怕被强行收购;
第三怕创新成果被同行抄袭模仿。在中国创新本来就不容易,好不容易有成果了要保护创新成果更不容易。
在整个国家呼唤创新的时候,来自民间的草根创新者为何如此战战兢兢?这是个大课题。我只是希望,《创业家》对“了不起的小人物”陆风的报道,不要给他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让他埋头走在成为“中国彭博”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