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既然是国际通用,为什么在中国实施起来这么难?
王恭敏:中国的情况很难与国外某些国家相比,因为中国是全球的房地产强国。你可以看看中国庞大的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量和开发量,这种状况是很多国家不存在的。而且,中国的国土面积超过了很多国家,各个城市之间有差距,用一个政策来做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讨论房地产市场的时候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冠以这样明确的标注的话,很难说这个市场是什么样的走向,很难说某些数据是有意义的。所以说,这样的情况在国外相对比较少。
质疑——政策是否抑制了房价
《新财经》:近期的房产政策似乎打的都是抑制房价的牌,您觉得上一次政策调控之后,房价真的降了吗?
王恭敏:变化是有,但是不能光看数据,数据是人做出来的。
两个月前有媒体报道,上海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做低房产的成交数据,从而尽可能让老百姓感觉到政策的出台对市场是有效的。现在,我们看到市场上又有说法,说房价依然在上涨,并且给出了“60个城市出现1.5%涨幅”的数据。其实,每一个政策出台和每一个市场反馈的声音都有一些偏差。数据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理论上的。
《新财经》:作为地产开发企业,您手里的地产项目是否受到了上一次政策调控的影响?
王恭敏:有影响。不过,一个政策出台到市场出现反馈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波动。政策出台至今差不多有一百天的时间,对市场的确产生了一些影响。
首先,很多已经进入市场销售的楼盘,都会寻找一些促销手段,不惜加大企业的营销成本进行销售;其次,还没有进入销售阶段的楼盘,企业会放缓开发速度;最后,进入市场热销的一些尾盘,会以各种形式加大促销力度,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这部分楼盘对市场影响很大。如果所有的招全部用完了,政策依然存在,企业销售的速度依然在下滑的话,结果就是开发商降价,也就是房价从暗降变成明降。这是一种标志性的反映。7月中旬,有一些城市的房价已经进入明降阶段,比如从过去的八千八变成八千,成交价格上已经产生变化了。
《新财经》:看来政策还是起了一定作用,但从长久来看,您持什么态度?
王恭敏: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控,市场上已经开始有所变化,很多人预测房价会有15%左右的变化。这个时候,又有新的说法,说政策可能会变动,三套房贷可能会放松,上层也有人出来辟谣。可以说目前市场还是处在比较微妙的时刻。
博弈——政策能否带来公平
《新财经》:后面还会不会有一些政策持续跟进,来打压房价?
王恭敏:应该说国家要制定一些政策来治理房地产市场是很容易的,关键是看他是否需要,而且看他政策的出台是谁的需要,是老百姓的需要还是地方政府的需要,还是宏观经济的需要。
《新财经》:那么,您觉得房产税是谁的需要?
王恭敏:一方面国家需要房地产来保持经济的高度增长,达到“保8”的目的;一方面还要治理房地产市场,让房地产价格能够达到一定的合理状态,从而以正常的速度攀升;同时还要解决中下层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不过,这三个问题放在一起都是互相矛盾的。
当问题放在一起是个矛盾的结合体的时候,国家通过一个政策来治理的话必然会出现问题。把左边人打哭了右边人就要笑,把右边人打哭了左边人又乐了。因此,政策往往是顾此失彼,它会让一部分人,让一部分团队,让一部分利益得到满足,而让另外一部分利益失去很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