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28日开业前,位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侧翼的希尔顿酒店,经常遭遇这样一幕:不少国际旅客在航站楼远望见希尔顿的标识,便拉着行李箱上门了。
如此情形,希尔顿当然乐于见到—这既显示出希尔顿酒店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又印证了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市场—机场酒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场酒店都被视为旅客们有时必须停留、却总希望尽快离开的地方。如果你主动预订这类酒店,只可能出于迫不得已:要么赶早班飞机,要么是你搭乘的飞机出了状况,致使行程不能按计划进行。
但最近几年,这一“陈旧”观念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重塑。无论是商务旅行人士,还是各大酒店管理集团,开始以一种全新目光重新考量机场酒店的价值。尤其是在过去两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形下,这个“新”生意可能意味着一个大有潜力的蓝海市场。
这一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一方面,传统酒店之间的竞争正由于日趋饱和的地域分布及日渐高涨的地价,变得愈发激烈,这促使酒店集团努力开掘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空中飞人”。为了一个面对面的会议或面见商业伙伴,他们不得不频繁地飞往另一个城市或国家。他们惜时如金,却总在从机场前往市区酒店的途中耗费大量时间。这使得面向高端会务的机场酒店应运而生—无须多余的舟车劳顿,不必忍受拥挤的城市路况,在机场酒店,这个商旅人士拎着行李箱即可到达之处,完成各式需要面对面的会议、商谈、培训,而后踏上回程。
数年来,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场酒店正以不输给市中心的豪华酒店的势头渐次开张:从德国苏黎世机场的一号航站到伦敦希思罗机场的三号航站楼;从芝加哥机场到阿姆斯特丹机场再到新加坡樟宜机场,奢华套房、高档餐饮以及完善的商务服务—新型机场酒店悉数为你提供。
不仅如此,各大机场酒店还着力出新出奇。以造价高达4亿美元的伦敦希斯罗机场索菲特酒店为例,酒店浴室设备全由施华洛世奇水晶装饰,拥有45间会议室,即便在市区酒店也难寻如此规模的会议设施。而8月23日揭幕的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将在酒店大堂设立展现本土艺术家最新作品的画廊,以突现自我特色。
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的很多位置都可以看到3号航站楼的飞机起降,三层厚厚的隔音玻璃把飞机的轰鸣声完全屏蔽在外。大堂里,不断刷新的航班状态电子显示屏完全和航站楼的信息同步。酒店门外,10分钟一趟的穿梭巴士,仅一分钟即可抵达3号航站楼。
毗邻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希尔顿酒店,从规模上似乎是为了呼应世界上最大单体航站楼的体量:2200平方米的大堂,从标准套房到独立会议室,均享受 3.5米的挑高。面积达365平方米的总统套房更是挑高达7米。步入酒店内部,无处不感受到酒店公共空间的“阔绰”。“你不可能再找到一家酒店有如此多的公共空间”。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总经理大卫·普林斯兴奋地对本刊记者表示。按照普林斯的说法,市区酒店一般都建在极为昂贵的地价之上,通常以尽量节省空间的方式来设计。为了最大化利用土地的价值,它们的房间和公共空间的大小都受到了极大限制。机场酒店则不同,它们可以肆意安排自己的超大空间。
地理位置的不同,也决定了机场酒店和市区酒店在功用及客户使用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为了很好地发挥“空中飞人”短暂停留的功用,这家希尔顿酒店设计了更大规模的餐饮和会务设施。
不可忽视的一个大背景是,五星级酒店的设计早在3号航站楼建成之初就被纳入了整体规划中。作为希尔顿机场酒店的业主方,北京首都机场旅业有限公司清晰地意识到,首都机场的目标是成为国际枢纽机场。自3号航站楼营运两年以来,首都机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繁忙机场。2009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 6500万人次。这些数字,预示着机场酒店的市场潜质日趋成熟。
对标作为国际枢纽机场的伦敦希斯罗机场和法兰克福机场,它们附近就分布着七八家五星级的国际酒店。跨国公司的高管们从世界各地抵达这些机场,就近召开董事会议,会后即可搭乘最快的航班返回。无论是公司内部会议还是大型会展,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带动了机场酒店的兴盛。
而在希尔顿入驻之前,首都机场周边散落着向三星级标准看齐的各类酒店。它们虽然占据邻近机场的地利之便,服务管理却良莠不齐。因此,首都机场的规划中把3号航站楼左右两翼的两栋大楼预留给了两座五星级酒店。通过招标方式,首都机场分别引入了希尔顿酒店和朗豪酒店。“这也是考虑到国内机场酒店的高端品牌尚未形成,不能靠自己来培育市场和品牌。”首都机场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敬东向本刊记者表示。他把两家酒店分别交与希尔顿和朗豪经营,希望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从两家酒店的装修风格即可看出各自“窥探”的目标人群:希尔顿古典厚重,朗豪则时尚现代。“商务人士和科技精英可以各取所需”,杨敬东补充到。
对于希尔顿酒店集团而言,机场酒店业已是旗下管理日趋成熟的酒店类型。目前世界10大最繁忙机场中,有七处可以看到希尔顿机场酒店的身影。全球范围诸多在建的机场酒店项目,反映出希尔顿在这一细分市场的雄心。今年下半年,希尔顿还会在美国芝加哥欧海尔机场(O’Hare)场开设一家希尔顿 Rosemont/O’Hare酒店。2011年,在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希尔顿将建造一家旗舰型摩登酒店。
这体现了2006年希尔顿集团与其海外业务分公司希尔顿国际重新合并后,加快扩张步伐的事实。在亚洲,尤其是印度与中国成为希尔顿国际化大发展最重要的区域。希尔顿首席执行长克里斯多弗·纳塞塔(Chris Nassetta)曾向媒体表示,到2012年,希尔顿计划把在华酒店数量由2008年的4家增加至23家。
抢占在中国犹显新鲜的机场酒店,不失为希尔顿在中国后发制人的妙棋。因此,紧随着7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的开幕,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的希尔顿机场酒店的开业也进入倒计时阶段。
这样,加上2007年9月开业的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大酒店,中国最重要的三大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机场酒店。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否中国的三大城市可以效仿法兰克福机场那样,在机场周边矗立起星级高端酒店群落?在这三城之外,还有哪些城市存在对于星级高端机场酒店的真实需求?
这些,都是考验现代机场规划者和运营者商业智慧的最新命题。杨敬东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不是所有城市的机场都适宜建设机场酒店。”他向本刊记者表示说:“商务旅游或者会展城市更有可能形成高端的机场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