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院正在面临着转型。此次医改政策中表示部分公立医院要恢复其真正的非营利性性,同时要将一些公立医院改制成为营利性质的。而且国家也开始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建立非营利性的医院。即将到来的2011年,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进入了最后一年。在这些有关医改的国家政策引导和鼓励下,将势必带来中国医疗体系的全面改观。中国的医院未来将面对卫生人才的全面、充分流动,以及各种性质的营利性医院的公平性竞争。
那么对于已经在正常运转的医院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应时而为,突出优势呢?从历史性的经验来看,相信医院的主动转型将是获得市场先机的先决条件,因为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
这里我们想向大家介绍一家未雨绸缪的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在这家医院75的历史中经历过不止一次的转型。不过这次的转型不仅改变了广东省中医院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因此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而且还将使这家老字号的中医院真正走出中医的地域限制,为进入全球医学领域中发展中西医结合方面的调研、医疗创新等方面带来新的贡献。
今天很多医院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是以药和诊疗服务为中心的,因为这些是医院收入的来源保证。对于病人常常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医院似乎也是感觉解决起来有心无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广东省中医院的这次转型,就让大家看见了医院在恢复"救死扶伤"的本职时候,不仅没有带来收入的下降,还给医院带来了降本增效,病人的好口碑,也帮助了广东省中医院真正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医院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五间三甲医院,广州下塘、天河、罗冲围及香港四个分门诊的大型中医院。
2009年广东省中医院的全年门诊量超过541万人次。医院有床位超过3000张,拥有超过6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但这些数字依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增长的需要。随着日益增长的就诊数量,广东省中医院意识到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提升医疗诊断的质量是解决的关键。
广东省中医院决定在全院建立一个医疗网络,分享病人的临床信息。而在此之前,广东中医院的不同下属医院,不同专科自成系统,病人临床信息散落在各个医院的各个专科中。通过与IBM Research合作,广东中医院建立了一套智能的医疗病历系统,并将多个系统的医疗数据集中到一个简单分享的单一系统中。
这种医疗健康病历分析和分享系统(CHAS系统)建立了一个针对与每一个病人相关的、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医疗信息的公共存储。并且根据中医诊断的特点,这个系统结合了IBM的语义学技术,通过理解和分析用在每个病患病历中的特殊医学术语的科学含义,将这些医学术语处理成一个标准化的文件,也有效地解决了中医诊断的标准化问题,实现了无论何种形式或者语言,都可以简化成标注的数据格式,突破了中医诊疗的标准化难题,从而实现了数据的跟踪和快速获得数据。
这套系统的建立也大大激活了广东省中医院这些年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上的能量,医生可以对就诊病人在传统中医和西医的诊疗信息一目了然,方便了医院人员分析中西医诊疗带来的效果,也为医院探索出每一种疾病在不同状况下的最好治疗方法。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病人转移其它医疗机构就诊。
这套系统的建立其实不只是广东省中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而是广东省中医院的领导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医院的转型得到了保障和支撑,使得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战略--"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得到真实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