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一本有关说谎的道德问题的书。我最关心的不是说谎的恶习和诚实的美德,也不想研究上帝和真主阿拉说了什么有关谎言的话,更不想像很多道德主义者一样讨论抽象意义上的谎言。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谎,这些谎言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写这段话的人叫多萝西·罗伊,一个澳大利亚心理治疗专家,临床经验已有25年。她同时也是一个作家,除了给《纽约时报》这样的世界级媒体写专栏外,还出版了《有效情绪管理》、《我们还能相信什么》等,而今天我们说的是她的一部新作品--《我们为什么说谎》。
读到《我们为什么说谎》,很自然会想到罗伯特·费尔德曼的《假相:如何应对失真、背叛、猜疑与欺骗》。这同样是一本讨论“人们为什么要撒谎”的书。用作者费尔德曼的话来说,“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大家描述并阐释当今社会中,谎言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后果,还要进一步探讨谎言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和多萝西·罗伊同样的研究路径,费尔德曼在写作中也“不从哲学或情感的角度切入,而是像科学家客观地叙述科学那样来分析问题”。但相比较而言,后者写得更连贯、生动,在脉络上也更清晰。
《假相:如何应对失真、背叛、猜疑与欺骗》一书的立论很简单,谎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动物界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欺骗,如波蒂亚蜘蛛会使用欺骗手段迷惑其他蜘蛛,然后把对手吃掉;体型较小的青蛙会发出低沉的叫声,以让自己显得强大。人们往往会为了吸引对方,而更喜欢说谎。谎言不好,但谎言也并非一无是处,特别是对那些善意的谎言而言。更重要的是,谎言不会消失,纯粹诚实的社会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
在《我们为什么说谎》中,萝西·罗伊认为,一个简短的“谎言”词语包含着广泛的种类,如纯粹的谎言、黑色谎言、灰色谎言、白色谎言、无伤大雅的谎言等。“我们之所以对谎言的各种说法如此关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说谎有多频繁。”在这一点上,多萝西·罗伊发挥其在心理学咨询临床上的优势,较为客观、中肯地点出了人们对待谎言的心态。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谣言的产生与传播,特别是在网络空间里,一个小谎言是如何谣言四起最后演变成一场弥天大谎的,那么卡斯·R·桑斯坦的《谣言》会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谣言》一书中,桑斯坦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谣言变得无处不在。那么为何引爆,又是如何“祸从口出”的呢?他研究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然而,仅靠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之间的平衡来消除谣言是不可能的。防止网络时代越来越容易被引爆的谣言,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深入了解谣言传播者的动机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并辅之以法律监管和文化规范的手段,就能在源头上减弱谣言的力量,从而保护人们和机构少受“莫须有”罪名的伤害。
不过与中国互联网国情不同,尽管面对谣言可能带来的破坏,但相较于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桑斯坦却重申了美国宪法的精神:“如果人们在不知情或者确实相信的情况下散播了虚假信息,则不需要对此言论负责,即便他不能合理地说出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也无需负责。”
1.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定价:32.00元。
它说:在作者看来,所谓的“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独特的儒家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其他国家难以和它相提并论”这一判断是经不起推敲的。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
我说:如果不存在“中国模式”,是什么让中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呢?对此,作者给出了近乎常识、却也泛泛之谈的结论。譬如依靠“市场”、仰仗“法治”,期待政治体制改革等。虽然本书是一个中文文章的结集,主题难免零散,但就每一篇文章而言,都有非常翔实的依据和严谨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