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份来自6月30日“2011黑马中国大赛”现场的调查报告。
《创业家》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通过现场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了147家黑马企业的创始人,得到有效样本138个。通过对这138位创始人的调查,我们试图回答:黑马为什么这么黑?哪些因素会让一家创业企业成为黑马?黑马未来发展的瓶颈在哪里?黑马未来的战略是什么?黑马最希望获得哪些外部支持以帮助他们成功?以及,中国黑马企业的整体概况是什么?
尽管样本仍然较少,且局限于《创业家》黑马中国的参赛企业,但这是第一份正式针对黑马企业的调查报告,也是记录当前中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不可多得的参考。
兴趣是创业第一推动力
你为什么要创业?面对这样一个多选题,52.5%的创始人回答说,“我喜欢!”46.4%的创始人是因为“看好这方面的发展机会”,39.1%因为“喜欢挑战”。可见,兴趣仍然是创业的第一动机,创业是理性和激情合一的产物。
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们,因兴趣和激情而创业的比例(63.6%)要高于其他行业;而在新能源与环境领域(33.3%),创始人创业的最大动机是他们的专业技术经验,这和行业的技术门槛高度相关。
喜欢挑战是创业家们的天性,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低潮期创业的创业家,这一特质更为明显。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后开始创业的创业者30.8%是因为“喜欢挑战”;而在资金、政策环境都极具不确定性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这一比例高达43.8%。
黑马有多黑:越老越黑
我们通过企业黑马指数来描述2011年黑马的发展潜质。企业黑马指数主要是通过经营管理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和资源因素来判定,指数分值越高(满分为5分),说明该企业越具有在市场中快速脱颖而出的潜质。
138家黑马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黑马中国的企业黑马指数为3.94分,这说明《创业家》黑马群体的潜力处于中高水平。
进一步研究发现,成立时间越久、雇员人数越多的黑马企业越成熟,成立5年以上的黑马企业评分达到4.13分,也就是说黑马越老越黑。通常来说,创业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越早期失败概率越大,一旦公司坚持到获得融资或收支平衡,其成活概率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超过5年企业还能存活,本身就是创业已经获得市场一定程度认可的体现。
整体来看,我们将得分4.5分以上的企业定义为“头马”,这意味着黑马中的黑马,共有21家企业入选,其中多数是网络IT和文化创意企业。我们发现,品牌实力、财力和供应链资源的领先是他们成为头马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头马的各个因素得分更为均衡。
靠市场:竞争成就黑马
我们在评判黑马发展潜质的时候用了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和资源这三大因素,但是这三大因素在黑马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研究显示,黑马更多是靠自己,他们既没有背靠某家央企吃大户的背景,也没有太多的人力、财力和上游支持,黑马的资源因素得分为3.79分,但市场竞争因素高达4.14分,这一因素直接推动了黑马的成长。
我们定义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竞争格局地位、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更具体来说,除生物医药行业外,黑马普遍认为公司的产品实力超过品牌实力,这凸显黑马创业初期品牌建设的滞后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和网络IT行业的黑马认为自己的品牌实力最弱。
或许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越注重品牌建设的创始人可能会越觉得自己品牌做得不够好,比如网络IT行业,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我们不得不提醒诸位创业家,黑马经营管理因素的得分也仅仅是3.9分,略高于资源因素得分。对于早期黑马企业来说,一定要注重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不要在高速扩张中迷失方向甚至带来内部体系的崩溃。
在经营管理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发现,黑马在财务管理和流程管理规范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其得分普遍在3分左右,这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实际上,初创公司究竟应该保证多大程度的规范性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生物医药最缺钱,文化创意人最牛
我们在观察黑马企业的资源时主要关注公司的财力、技术、人力资源和供应链资源。数据显示,黑马的发展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资源。
我们将黑马主要归为六大行业,主要是连锁服务行业、网络与IT软件、新能源与环境行业、文化创意、生物医药和其他行业。我们发现,所有行业都普遍缺钱,其中生物医药行业资金流动性和充足性最差,平均得分2.5分,远低于3分的均值。这和现实较为吻合,生物医药企业因为前期新药研发成本较大、长期没有收入,所以创业初期都较为困难,尤其需要外部资金扶持,但一旦新药生产成功则进入良性循环。
技术方面,新能源和文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新能源具有典型的行业技术壁垒,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新能源公司在技术方面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并不多。
人力资源方面,文化创意行业的创始人普遍自认为智力资源强势。供应链资源方面,黑马企业总体自我评价较高,其中生物医药行业黑马认为自己的供应链最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行业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其他行业。我们无法判定这是真实的公司状况还是创始人的普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