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羡慕马云,他可以花很多时间在外面演讲。但我做不到,我很多时间是花在企业内部的。”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最佳产品经理”的周鸿祎,在企业上市之后依然如故,还在为公司某个产品的具体细节,跟产品团队争得面红耳赤。
就在《经理人》记者采访周鸿祎之前,他还在会议室手把手教徒弟:“我自己还是亲自在管好多产品,这也是我培养公司内部团队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要通过跟他们一起具体地做产品,手把手带他们,跟师傅带徒弟一样。”
从会议室出来的周鸿略显疲惫,与记者之间的这场对话在他的沙哑声中展开。
免费模式变现需要一个过程
《经理人》:奇虎360、百度、腾讯皆是靠一款基础性的服务获得大量用户,从用户的绝对量来说,360较腾讯及百度都相差不大,但是收入差距相当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周鸿祎:我相信百度和腾讯当年也是不被看好的,但是成长为百亿级收入、市值几百亿美金的公司,完全是因为他们有巨大的用户量。在互联网的市场份额超过80%乃至于90%,有几亿用户做基础,这是收入来源的保障。跟他们相比,360起步晚7~8年。把巨大的用户转化成收入,360刚刚做了两年。360 用4年时间就积累了腾讯、百度几乎用了10年才积累到的用户量,超过4亿的用户规模。我们也是最近两年,才逐渐考虑怎么把用户群转化成收入。我坚信,把公司的服务做好了,不断地增加用户的粘性,就有很多机会把用户流量转化成收入。但是,公司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先变现浏览器的流量。一方面是网址导航,一方面是网页游戏。其实,我觉得360做收入的前景远远不止这两项,但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
《经理人》:360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是网址导航和网页游戏这两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去获得收入?
周鸿祎:我其实很少考虑公司的收入,我还是坚定地相信,当有了用户群,有了很好的用户体验,就可以把不同的产品带进来,嫁接不同的商业模式。所以,对收入这块,我并不是很担忧。只要我们有不断增长的稳定的用户群,可以像腾讯那样,不断地引进新的服务模式、产品模式。
但是我们的产品和腾讯有一个区别:腾讯属于自产自销,自己做了很多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嫁接在用户群上,而我们是采用开放平台的模式,跟别人合作。这样就意味着,无论中国、美国的任何互联网厂商,他的对用户有利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都可以嫁接到我们的平台上。未来,我们的收入会有多样性的表现。
微创新源自用户的微小需求
《经理人》:你一直将360的商业模式总结为“微创新”,可不可以理解为有机创新?
周鸿祎:其实不是的,我讲的微创新是一种方法论。我们都渴望创新,也都很希望做一个大的革命,做一个大的颠覆,但罗马城非一日之功。特别对很多创业公司来讲,你怀着巨大的理想,并不具备一夜之间去搞一个颠覆性创新的资源。所以,中国很多创业公司应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不断地去做微小的改进。微小的改进可能短时期没有效果,但你要持续地做,长时间不断地在一个领域做。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最后,可能改善很大。
所以,我提微创新,其实是从用户出发,替用户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而不是闭门造车,打造一个特别牛的技术。这种技术如果找不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落点,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经理人》:360做新产品的时候,是从一个产品跳到另一个产品,等于是从零开始,微创新怎么落脚?
周鸿祎:我们做新产品的时候,也是用微创新的哲学。有时候,你觉得我该做个什么事,因为商业需要。这样可能离用户太远,往往不太会成功。所以,真正的创新,还是从用户出发。比如说,我们做软件管家,并不是我们想布局,而是因为很多用户用了360,他还会中招,因为他去下载软件时,很多下载站会放木马。安全软件就不能起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想,为什么不能提供一个软件,帮助用户干净地、安全地下载其他软件呢?其实,所有的颠覆性创新,都是从微创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