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7—29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2(第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先生发表了闭幕演讲。
他在演讲中与大家分享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转变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规模经济的陷阱、寻租空间大。除了这三个因素之外,从企业层面,杨开忠先生认为“真正的问题可能是真正的企业家太少、太弱。”
为什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步履维艰,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呢?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陷阱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因素: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企业家,各位与会代表,下午好。
刚才辜主任和汪先生都做了很好的演讲,深受启发。我是从事区域经济公共政策与规划的,对创新研究不多。好在我曾经主持过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战略规划,同时参与当时国务院对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战略规划的工作。作为起草小组的成员,参加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作为课题组成员,也承担过国家发展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规划研究,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一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今天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交流其中的认识和想法,也感谢会议主办单位《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的邀请。
大家都知道,从竞争优势发展的角度讲,进步的、向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驱动、规模经济或者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的三种类型。我们国家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我看来,核心的内容就是从初级要素的驱动、规模经济的驱动转向创新的驱动。但是,尽管我们的方向已经很明确,我们的转型过程仍然是步履维艰。为什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步履维艰,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呢?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陷阱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因素:
第一个陷阱就是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我们国家劳动力、土地、环境污染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初级生产要素的价格虽然有了大幅度上身,但是相对于欧美日OECD的国家和地区来讲,我们的初级要素仍然相当低廉,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个人通过初级生产要素来获取竞争优势,仍然有相当的空间。大家认真的在经济生活里面转一转、走一走,我们会看到从企业到地方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仍然陶醉于圈地,利用廉价劳动力甚至牺牲环境来获取发展,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陷阱。
第二个是规模经济的陷阱。我们国家很大,13亿人口,在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规模,包括存量和增量,都是相当大的。我们企业通过扩大生产,无论是原地就地扩张还是异地扩张,都带来了很大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讲的规模经济。一方面,这是我们的大国优势所在,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给我们转向创新驱动带来战略,因为你必须舍得放弃单纯依靠规模经济来获取竞争优势,获取发展的好处。举个例子,这个例子也许不恰当,比如一个教授,为培训来做讲座,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层次性国家,讲一两次就可以了,但是在中国不一样,如果在一个县去讲,可能要两三千讲,每讲一次一万块钱,意味着就有三千万,这么大的利益让这个讲课的人去放弃,,去做新的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机会成本是相当大的。
第三个陷阱就是寻租空间大。由于我们国家创新之路不完善,法制社会不够健全,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到位,以及我们在文化中存在着办事讲人情、讲面子等各种因素的存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寻租空间相当大,也就是说个人或利益集团通过影响配置资源的管制,特别是政府,来获取非生产性利益的余地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往往选择寻租获取优势,跑步、找关系、坑蒙拐骗等寻租行为在现阶段还是比较盛行。
我想,跳出这三个陷阱,是我们加快创新,加快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说,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做了一些探索,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壮大增强企业家队伍。二是纠正劳动力、土地、环境污染等要素的价格扭曲,避免人为的押地要素的价格。
第二个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探索,我想强调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家问题。关于创新主体,大家都习惯于在大学研究院所、企业之间做宣传,认为我国之所以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是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强调培育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指导作用。拿我们国家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创新体系来比较,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是严重不足的,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问题可能是真正的企业家太少、太弱。
一百年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破坏式创新和维持性创新。这是一个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谁来掌控呢?熊彼特看来由企业家来实现。只有他不断实现创新,才能不断保持企业家的活力。创新是企业家的真正主体,我们要摆脱当今中国创新所面临的三大陷阱,就要深刻地认识到依靠廉价生产要素、规模经济或寻租是不可持续的,就要舍得放弃单纯的追求廉价生产要素、规模经济或寻租的好处,就要敢于破坏传统的发展方式,创造新的方式。要做到这一些,关键在于必须拥有强大的想这样做、敢这样做、能这样做的企业家,没有破坏性创造的真正的企业家,无论是高校、研究院所还是企业,都难以跳出廉价生产要素、规模经济和寻租的陷阱。因此,我主张集中力量壮大真正的企业家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向了大批的优秀企业家,但是偏好稳定的待遇和工作保障、缺乏创新创业或冒险的精气神仍然在这片国土上相当普遍。一些企事业领导者仍然习惯扮演官僚主义的管理者,做官当老,这样的结果,使加快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就会缺乏更大动力。为什么是这样的状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这片国土上,真正的企业家文化,创新还是不发达。为壮大企业家队伍,一要检讨企业家文化,转变把企业家当成老板、总裁的观念,进一步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唯一标准,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带头人,企业家是最可爱的人的企业文化。
二要进一步检讨改革教育,按照我个人的浅见,在这个时代,除了人自身的寿命变得长了以外,作为人身外的人类社会的其它方面,包括产品、服务、企业、知识的生命周期都变得越来越短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成功的生存之道,除了不断要创新、创业,别无选择。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从知识的传承者向知识创造者转型,从培养就业岗位的杰出者向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转型。因此我主张大力发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把加快从重点培养知识传承者、就业岗位杰出者向重点培养知识创造者、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转变,来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教育方针。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