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浊的池塘
支付宝账户沉淀在银行的巨额资金,最终还是通过注入余额宝的资金池实现了“为阿里服务”
虽然杠杆几经嫁接,但阿里金融的业务量落在传统商业银行眼中,依然是一介草莽。
“阿里小贷38个月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这个业务量也就大致相当于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相当于工商银行位于北上广地区的一家二级分行。而阿里集团去年整体的利润尚不足200亿元,工商银行去年的净利润是2386.91亿元。”一位传统商业银行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
阿里也渴望更大的资金规模,它把目光盯在所有与自己相关的钱上。即使不能用以放大资金杠杆,也要成为一支隐形的杠杆为自己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额宝起到了这样一支隐形杠杆的作用,尽管在阿里对外的解释中,余额宝的推出只是支付宝用以增加客户黏性的又一次升级。
“支付宝功能在最传统的购物支付之外,陆续增加了包括像快捷支付、交水电煤气费、还信用卡、还房贷很多的内容,这一系列的功能其实都是为账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增加客户黏性。提供理财功能服务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支付宝商务事业部副总经理祖国明告诉《中国企业家》。
按照央行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下称《备付金存管办法》),支付宝在存放客户备付金的方式仅包括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协定存款或央行认可的其它形式,存放客户备付金。而将备付金投入货币基金的余额宝,如果不能列入“央行认可的其它形式”,就会涉嫌违反了《备付金存管办法》。
可在祖国明的理解中,其客户通过余额宝投资,是在支付宝账户内用自己的资金购买基金的行为,因而并不属于备付金的概念。虽然备付金的管理权限归属于央行,但是购买基金货币金的这种行为依然还是受到证监会的监管,而余额宝也没有违法之嫌。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并不认同祖国明的说法,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指出,按照《备付金存管办法》的规定,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都属于备付金,因而余额宝的性质依旧是一个灰色的地带。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争辩通过余额宝理财的资金是否属于备付金,而在于余额宝这种形式是不是“央行认可的其它形式”。
但争议并没有动摇市场的热情,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近日又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与阿里进行沟通,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嵌入余额宝。基金经理们的逻辑是,余额宝的方式极为灵活,业务开通方便,又可以随时赎回用于消费支付或提现,在具备活期存款流动性强、使用方便的特性的同时,又可以让客户获得较高的收益,银行目前很难有类似的产品相对应。即使游走在灰色区域余额宝是一棵毒树,但只要上面的果子挂的足够多、受众足够广,那么这棵毒树一定就有被“洗白”的一天,而自己绝不能错过将产品挂上余额宝的机会。
此前华夏基金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就在余额宝推出后公开表示称,未来淘宝、百度、腾讯这些占据了网络大部分入口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很可能就是未来网络上的“工农中建”。言下之意:今后基金的代销可能将不再依托银行,而转向最主流的几个网站就行了。
阿里没有对公众点明的是,余额宝这支隐形的杠杆不仅为其撬动了基金代销业务、增加了客户黏性,更提升了阿里在金融圈的江湖地位。
“比如说东证与阿里合作的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能获得监管层通过的重要条件即是这款产品只能卖给机构投资者,这样的销售就有点路演的性质了,需要在金融圈的资源积累。余额宝业务可以为阿里金融积累下机构投资者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在阿里金融未来的生态成长中一定会发生推动作用。”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称。
支付宝账户沉淀在银行的巨额资金,最终还是通过余额宝实现了“为阿里服务”。可与资源同时被放大的,当然还有风险。因为当余额宝可以实现嵌入多种金融产品的操作时,余额宝也就进入了类资金池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资金池概念的是,余额宝内的金融产品选择是由客户自主进行,因而理论上余额宝并不需要为此承担风险。但参照此前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即使事前将风险明晰进行了告知,银行依然会被亏损客户“讨说法”的情况。即将升级为资金池持有者的余额宝,也会面临类似的无厘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