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运营管理>文章页
“黑客”福特
字号:

时间: 2013-08-28 来源:商业价值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变革管理
福特想要通过内生力量自我变革,这个过程中就像黑客一样突破自己的系统,同时创造新的系统。

此次和福特Applink合作的一家App开发公司负责人表示:“跑遍中国所有的汽车公司会发现,目前大部分汽车公司并不懂什么是汽车互联,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层面。而很小一部分汽车公司懂得什么是汽车互联,但是他们非常保守,不愿意开放平台,还处在封闭的体系内。至少福特是懂的,并且愿意开放API接口,开放汽车内部分硬件控制权限,而且他们的方法真正方便开发者做开发。”

今年6月份福特在底特律举办的Go Further with Ford,基本也是一场互联网和汽车圈的盛宴,苹果创始人之一Steve Wozniak在活动上抨击了现在的汽车交互之落后。

夏一平说,在福特北美工作的时候,微软、苹果、Google和Facebook这些公司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从硅谷到福特公司来,交流探讨的汽车互联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未来1~2年内会做什么事情,确保相互在产品方向上不会南辕北辙,而且互联网公司跟汽车公司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彼此。

开始的时候,传统汽车公司完全没有“合作伙伴”的概念,在汽车公司眼里谈合作的都是“供应商”。但是碰到了谷歌、微软这样在规模上超越福特汽车的公司。强强相对,开始的时候有很多隔阂,彼此不能懂得对方的需求。汽车公司习惯了“你听我的就行,我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这样的思路基本都会让合作流产。福特经过磨合,终于懂得了跟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的模式是“合作伙伴”,当然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团队也是能够在福特内部推动变革的基础。

“这种方式也不是立马就能学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跟磨合。不是甲方乙方,而是平等的合作。”夏一平表示,“目前在国内这样的氛围还需要去营造,开发者对汽车领域也比较陌生。”

变才是不变

“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Applink是最适合车载的一种解决方案。”夏一平认为,“但是 Applink能够走多远,肯定不能主宰10年甚至20年,就算苹果也不能说自己能够主宰世界10年甚至20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目前福特希望Applink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更多好的体验,就像App Store一样可以有海量的选择,更好的功能,能够通过手机延伸到汽车上。

互联网精神是贴近用户视角,而传统的商业逻辑是强调价值链、关系和资源。也就是说,从汽车的角度来做人车交互,和从人的角度做人车交互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无论福特表示自己的Applink如何构建了自己与开发者和用户的三赢关系,还是如何构建的生态系统,事实上都不是用户最关心的字眼。汽车用户最关心的首先是如何更加简单准确的交互,在准确和简单之间,福特只要能够真正达到其中一个标准都会让Applink成为消费者愿意买福特的理由。

福特做Applink的角度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希望人们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使用习惯能够延伸到汽车当中来,这样就会使用成本会大大降低。福特希望Applink里的应用能够涵盖到尽量多的用户。

未来网络越来越发达,带宽越来越宽,现在不可能的未来都会变成可能,而Applink只是当下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而5年以后,汽车互联应用还是会被像Google这样的公司所主宰。”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

在去年的巴塞罗那通讯展上,福特汽车公司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发布过一个对未来的蓝图。涵盖福特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其中福特近期目标(近5~7年内)将致力于开发更为智能易操作的车载移动通信方案及驾驶者交互界面,以及智能车速设定技术,如主动泊车辅助系统、自适应巡航和低速行车安全系统,进一步完善针对泊车和低速行驶状态下的自动化功能,以实现更安全和更高效的驾驶体验。同时,进一步推动新的用车模式的发展。

“3-D打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复杂的一次性测试零部件。这在过去要花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福特汽车欧洲快速技术总监Sandro Piroddi表示,“对于生产而言,这一技术蕴含着极大的潜力。 ”

福特还开发出业内首个用于汽车测试的机器人控制技术,该项实验性技术已用于2014款福特全新全顺商用车的耐久性测试中。未来,机器人试驾将成为福特车辆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并将推广至所有车型测试项目中。

无论如何,福特在说出自己Not Car Company 的时候确实想着要自我突破,并且要紧跟最新的技术商业潮流。然而,记者在跟当时福特亚太及非洲区域产品开发副总裁(目前升任全球产品开发副总裁)Kumar Galhotra聊起Tesla和Google无人驾驶时,Kumar仍然表现出来一丝傲慢,他让记者算算Tesla一年的销量和福特一款产品在一个区域的销量对比。他认为,Tesla有的技术福特都有,而Tesla仅仅是满足了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

也许,任何技术都不能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取胜的关键是要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需求,并且能够具有革新的勇气。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