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学校教室的设计看来,知识的传递是平面的,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平等的、自由和开放的。在大教室,学生坐的位置高于老师的位置,在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优势。在美国的大教室,老师需要“仰视学生”,而在中国的大教室,老师是“俯视”大部分学生的。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当一个人俯视别人的时候,要尊重对方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仰视别人时,不尊重对方也是有难度的。联想到国内的礼堂,领导就座的主席台很高,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可以俯视下面会场一半以上的听众。当然,对后面几排的听众是需要“仰视”的,但距离很远,仰视的感觉模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仰一俯”之间,展现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自然界是春华秋实,教育界是四季华而夏忙和夏累、夏烦,这些年的高考定在了6月8日前后的日子,这是一个全社会都要它让路和紧张的日子。
据统计,今年有912万考生参加高考。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报考及录取人数直线上升。2008年,1050万考生参加高考,人数达到顶峰。且当年录取率高达57%。比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考生人数和录取比例,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那年,有570万人参加高考,而录取率只有4.8%。要知道,那是10年的学生总和啊!
但2008年以后,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及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参加高考的人数开始急剧下降。2009年考生数降到1020万,2010年则为957万,2011年进一步降低到933万,2012降到915万。今年,只有912万。
在考生人数持续下降的趋势下,实际录取人数却在不断上升。2008年录取人数为599万,2009年达到629万,2010年高达657万,2011年猛增到675万,2012年增加到难以置信的685万。高考的录取率更是直线上升,从2008年的57%, 猛涨到2012年的75%。
但是,我们的就业情况怎么样?腾讯-麦可思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正式的官方数据尚未看到,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今年被认为是就业最难的一年。
面对着招生猛涨、就业率猛降反差极大的这个严峻现实,我们是否该反思大学扩招政策了?是否该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理念了?
围绕着这个问题,至少有四个内容需要探讨:第一,高校扩招该停止了;第二,高校应该认真研究专业发展的趋势,做好专业调整;第三,大学新生的教育如何调整和定位;第四,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第一、二、三个问题将在以后专门论述,本文只对第四个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年大学对这种“大跃进”,是否做好了准备?大学的教学质量怎么样呢?有多少真正为了学生的质量着想?
现实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公共课程都是大班上课,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都是大班上课,甚至英语都不是小班上课,这怎么提高教学质量?当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长在网络时代;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传统的道德已经被社会遗忘,新的道德没有确立,而且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的年代;等等。我们是否真正走进过这一代新新人类的内心?是否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同时还关心,没有高考大跃进的美国,大学情况如何?
去年曾专门到美国参观和考察大学,先后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考察了伯克利(国内习惯称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国内习惯称洛杉矶分校)、圣路易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笔者尽管以前对美国大学有些了解,但实地考察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大学的教室、图书馆、校园和大门。坐在洛杉矶分校的教室旁听了一节课,仔细考察了这些大学的各种教室和上课情况,这些大学小教室居多。我们以前也知道,美国大学本科教学提倡小班授课。感触很深的是,在中国学校的教室里,讲台若不高出地面,那就不叫讲台;学生需要仰视老师,体现了师道尊严。而我,没有在任何一个我走进过的美国的教室中发现黑板前有高出来的台阶。而且,许多教室除了前面的黑板外,侧面也有可以供老师和学生随时板书、交流的黑板。
从美国学校教室的设计看来,知识的传递是平面的,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平等的、自由和开放的。在大教室,学生坐的位置高于老师的位置,在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优势。在美国的大教室,老师需要“仰视学生”,而在中国的大教室,老师是“俯视”大部分学生的。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当一个人俯视别人的时候,要尊重对方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仰视别人时,不尊重对方也是有难度的。联想到国内的礼堂,领导就座的主席台很高,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可以俯视下面会场一半以上的听众。当然,对后面几排的听众是需要“仰视”的,但距离很远,仰视的感觉模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仰一俯”之间,展现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早在1929年罗格出版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学校》,主张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学校里,应当由孩子决定他们要学什么,而逼着孩子按照现行的课程设计学习将抑制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从那时起美国的课堂里就悄悄地发生了一场教育革命:课桌椅不再排列成行;学生越来越多地围坐成圈,形成小组,成为所谓“主动的学习者”。